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率先應通盡通 深化廈金融合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19-12-30 00:07:57  


 
  第二步:“一市兩標”,包容共存。要實現廈金商貿活動普遍化的便捷快速,還需要進一步的兩岸“行業標準共通”建設。廈門“惠台60條”已提出,要推動實施“一市兩標”,逐步實現大陸標準與台灣地區標準在廈門包容共存,需要加快推動落實。如,可在特定的海關監管區域(如翔安大嶝對台市場)內試行“一區兩標”、實踐“行業標準共通”,認同台灣標準,以負面清單方式允許金門原產地產品視同大陸原產地產品進入市場銷售。

  第三步:“廈金一家”,同等待遇。由於歷史及地緣的關係,廈金兩地是最能體現“兩岸一家親”理念的典型,理應率先落實中央對台政策,因此,在財產經濟權益方面,廈門應率先改變台胞“參照外資,同等優先”的現行待遇,讓來廈的金門居民在貿易、投資、金融等領域的市場准入方面的權利與廈門民眾相同,真正落實“廈金一家”,如,率先對金門生產的產品減免相關進口關稅,率先放寬金門服務業准入廈門市場的門檻等。

  (四)大力支持廈門對金門投資,助力金門地方經濟發展

  金門地方經濟發展整體尚較落後,深化廈金融合發展還有賴於促進金門地方經濟發展。而加大廈門對金門的投資力度無疑是重要舉措。同時,擴大對金門投資活動也助於改變當前單向的廈金融合發展格局,為整體兩岸融合由單向發展到雙向發展探索新路。自2009年台灣正式開放大陸對台投資以來,受制於種種原因,特別是台灣當局的重重限制,陸資對台投資發展緩慢,至今為止,在金門正式落地的陸資企業也僅有一家——金門陸島酒店,雖然作為台灣當局核定的觀光旅館,陸島酒店為推動金門的旅遊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但整體而言,陸資對金門社會經濟的影響甚微。

  讓金門分享廈門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紅利應是打破以上僵局的切入口。廈門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積極拓展海外產能合作,推動廈門企業“走出去”戰略,並設立了廈門“海絲”投資基金,拓寬企業“走出去”的融資與投資渠道。廈門應可配合上述策略的實施,大力支持廈門企業對金門投資,加強廈金在旅遊業、教育領域、醫療服務業產業及綠能產業等方面的分工合作,促進金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強化雙方經濟社會關係。

  此外,隨著大陸“對台31條”的推進落實,已有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到廈門實習、就業、創業,有效地促進了兩岸青年共同創業、共同生活及情感融合。位於同安區五顯鎮的正心精緻農業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廈門與金門青年合作創辦的企業。基於廈金獨特的區位及金門產業結構現狀,也應創造條件鼓勵廈門青年到金門,與當地青年合作創業,既可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又可促進廈金雙向互動融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