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台灣教科書越改越“獨”

http://www.CRNTT.com   2019-12-01 00:01:19  


 
  從《認識台灣》教科書,到民進黨執政以來的多次課綱調整,一步步深化“台獨”思想,加強“去中國化”的教育。教師手冊中爭議內容的補充資料,多出自綠營學者的著作。在如此偏頗的知識灌輸下,台灣青年支持“獨”派的比例自然越來越高。而“台獨”教材吹鼓手認為,台灣教科書改革幅度仍太小,對“形塑集體記憶”與“彰顯轉型正義”仍嫌不足。從民進黨一系列的政策與作為可明確看出,該黨為鞏固政權,推行“台獨”理念,創造“台灣民族”的歷史,以達到從文化到政治“獨立”於中國之外的目的。目前台灣的中小學教科書,讓學生將台灣史視為“國史”,而中國史教學時間短,內容簡略,年輕一代對中國認識尚且不足,根本難以認同甚至產生情感;高中課綱進一步削減中國史內容,甚至納入東亞史與日韓同等。2019年開始,各大學通識課程中國史部分遭全部刪除。“欲亡其國,先滅其史”。民進黨便以此力求量產“天然獨”的青年。

  至於兩岸關係的論述,現今版的課文裡處處充斥著“台灣獨立論”,例如“當‘中華民國’‘國名’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打壓時,便以‘中華台北’參與奧運和其他賽事。但是,如此容易產生‘中華民國’隸屬於中國的誤解,也無法代表全體民眾,民間便醞釀以台灣名義參與2020東京奧運”。接著介紹蔡英文上任以來,“改變以往從中國走向世界的策略,積極展開新南向政策,‘中華民國’的‘外交’處境仍然艱困,‘邦交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刻意挖角下數量下滑,名稱與地位也遭到矮化。所幸美國通過《台灣關係法》,提供對台軍售,並維持與台灣的交流,成為支持台灣的重要力量”。經由這幾個段落的闡述,台灣簡直是形同“獨立”。而蔡英文強調的“維持現狀”,沒做到甚至已變調,課文卻將其合理化:“即使在馬英九任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依然沒有減輕對‘中華民國’的打壓和軍事威脅,日漸熱絡的兩岸經貿連結,引來台灣民眾疑慮,2014年由於服貿協議在‘立法院’的強行闖關,引發太陽花學運。2016年蔡英文不再主張‘九二共識’,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切斷雙方的官方往來,對‘中華民國’各種不友善措施的力道更強”。

  僅以上述的摘登及分析便清晰可見,所謂的新課綱、新教材已完全脫序教科書應該具有的公正、權威、嚴肅的特質,經別有用心的政治目的的驅使與篡改,越改越亂,越改越“獨”,已不加掩飾地公開為蔡英文當局的“台獨”政治路線服務。

  二、本次篡改教科書與以往最大的不同

  為何島內教育界、媒體界對本次台當局篡改教科書反應如此迅速,群情如此激烈?其主要的原因並不僅僅是民進黨“教育台獨”的範疇越來越廣,步伐越走越快,內容越來越荒唐,而更重要的是,與李登輝、陳水扁相比,如今這根決然影響數百萬青年學生國史觀的“台獨”接力棒,一經傳到蔡英文手裡,“教育台獨”的內涵不僅呈數量級的纍積外溢,還第一次以品質級的迸發,雖極其差強人意卻初步完成了所謂的理論創造,更強詞奪理地具有以往所不具備的欺騙性與迷惑性、煽動力。

  與歷屆台灣“總統”相比,對教育、文化的“重視”程度,蔡英文堪稱首屈一指。因為她深知:沒有青年的選票,民進黨就無法執政,而要影響廣大青年,唯有大力推行“去中國化”的文化與教育。因此儘管前任馬英九放棄擔任台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蔡英文卻迫不及待指使下屬為其抬轎,很快奪回了會長職位。蔡英文上台執政3年多來,經濟復甦雖毫無起色,卻在“去中國化”的“教育台獨”方面屢屢先聲奪人。與以往的“台獨”教科書相比,此次新版書最大的不同集中體現在以下至關重要的幾個方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