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美國再打“台灣牌”或將沒有贏家

http://www.CRNTT.com   2018-07-27 00:15:17  


 
  基於以上措施,特別是宣佈兩岸進入戰爭和反恐狀態、建議各國從台灣撤僑之後,面對驟然升高的戰爭風險,台灣將陷入外資紛紛逃離、企業大量倒閉、股市一落千丈、物價飛漲、經濟萎縮等窘境,同時伴隨嚴重的失業潮,民眾生活困難,甚至食品供應也成為難題,人心惶惶。面對沸騰的民怨和軍方壓力,“台獨”政權可能隨時垮台,或許會成為兩岸走向“和統”的轉機。

  (三)在軍事上,進行各種軍事演習,實施必要的海上封鎖,適時發動“武統”之戰。大陸可將解放軍的部分年度例行演練移至台海附近,並在大陸全境進行大規模的軍隊及裝備(含徵用的大量商船)集結演練以及陸海空三軍、火箭軍聯合作戰演練——舉行一、兩次演練後,可隨時轉入實戰。至於解放軍何時發起“武統”之戰,在哪些地點登陸和空降,分別投入多少兵力及裝備,採取何種戰術戰法,其主動權完全在大陸一方,台軍無從知曉。鑒於對台灣周邊海域實施全面封鎖的成本太大,也無必要,解放軍可結合演習和訓練,在相關海域巡邏,實施有限且有效的海上封鎖,對進出台灣的船隻進行檢查。美國海軍即使渴望再次遠道而來進行“觀察”,也只能是疲於奔命,而且需承擔數倍於解放軍的巨額成本。

  與台軍相比,解放軍處於壓倒性優勢,在構建導彈防空系統、確保大陸安全的同時,完全掌握台海制電磁權、制空權和制海權,可隨時對“台獨”勢力發動閃電戰,並有望一周之內拿下台灣。台灣海峽平均距離僅200至300公里,最近處只有135公里,台灣島大多數區域處於解放軍陸軍新型遠端火箭炮(彈)的射程之內,後者具有機動性能好、裝填間隔短、飛行速度快、打擊精度高、造價低於導彈、可密集發射等特點,如在台灣島對面的福建沿海約1萬平方公里範圍內(沿海岸線約400公里,縱深約25公里)規劃數百個點位,用於機動部署各種射程的遠端火箭炮,與火箭軍、海空軍各型導彈(炸彈)組成的打擊網相互配合,可在台海形成絕佳的立體火力優勢。台軍自恃擁有在全球密度僅次於以色列的防空網,在火箭彈排山倒海的轟炸面前其實不堪一擊,即使台軍能拿出全部防空導彈以2攔1,也只夠攔截3800多枚火箭彈,況且火箭彈飛行速度通常在5馬赫以上,被防空導彈成功攔截的概率極低。

  解放軍若在數小時內發射數萬枚火箭彈,可基本摧毀台灣中央山脈以西和南、北兩端及離島的軍政指揮中樞、“鋪路爪”預警雷達、“愛國者”導彈陣地、主要軍港和機場等重點目標,火箭軍再以戰術導彈和巡航導彈適當“補刀”,即可在一、兩個小時內全面癱瘓台軍防空系統和主力戰機與戰艦,沿海部署的戰機升空後可立即以導彈打擊殘餘目標,數分鐘飛臨海峽中線附近可發射精確制導炸彈實施對地攻擊,轟炸機群隨後對島內“雷霆2000”火箭炮等炮兵陣地、裝甲集群等地面目標實施一波波轟炸,陸軍在海軍艦艇編隊、武裝船隻(含船載火箭炮)組成的若干移動打擊群配合下,結合空軍和火箭軍的火力壓制,半天左右可在台灣多處實施登陸作戰,登島部隊隨即在海空軍正面配合與空降部隊多點策應下展開地面戰爭。面對解放軍陸海空三軍、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鋪天蓋地的強大攻勢,毫無優勢的台軍(如果還有尚未回家的)將腹背受敵,陷入被動挨打境地,兵敗如山倒,大規模有組織的戰鬥有望在兩、三天內結束,最快可能開戰當天就基本結束。

  以上設想並非完全戲說。中方在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擁有大量克敵致勝的手段,如果想這麼做,完全有條件,而且可供選擇的手段遠比設想的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