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美國再打“台灣牌”或將沒有贏家

http://www.CRNTT.com   2018-07-27 00:15:17  


 
  二、美國政府曾兩次打“台灣牌”

  在過去大半個世紀里,美國政府公然違反“一個中國”原則,曾經兩次打出“台灣牌”,挑戰中國主權與領土完整等核心利益。

  美國政府第一次打“台灣牌”,是在朝鮮戰爭爆發之初。1950年初,解放軍正抓緊渡海作戰訓練,準備解放台灣,此時,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聲明,表示美國尊重中國的領土完整,不想在台灣獲取特別權利或建立軍事基地,不會利用武力干涉台灣局勢,也不向台灣的中國軍隊提供軍援和軍事顧問。同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兩天後,杜魯門發表聲明,宣佈從軍事上支持南朝鮮軍隊作戰,聲稱“共產主義已不限於使用顛覆手段來征服獨立國家,而且立即會使用武裝的進攻與戰爭”,認為台灣若被解放軍攻取,將直接影響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在太平洋區域的安全,並命令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以武力阻止解放軍統一台灣。

  美國政府這次打“台灣牌”,一直延續到1978年底接受美台“斷交、廢約、撤軍”三原則為止,前後長達29年,堪稱打牌時間最長的一次,阻遏了中國統一進程,嚴重損害中國利益,但從美方角度看,無疑是成功的。

  美國政府第二次打“台灣牌”,是在1990年代中期。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許多美國人開始熱議“多米諾骨牌效應”,認為中國也會垮掉。可是,中國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美國總統布什對此非常不安,公開將中國定義為“威脅”,並將中國列為“亞洲不穩定根源”之一,著手提升美台關係,大幅度增加售台武器,造成中美關係倒退。1992年11月,美國貿易代表率團訪問台灣並會見李登輝,突破中美建交13年來美國部長級以上官員不得訪問台灣的限制。克林頓入主白宮後,將布什政府處理美台關係的某些措施確定為美國政策。1994年4月至9月,參眾兩院通過一系列法案和提案,規定《與台灣關係法》的軍售條款高於《八·一七公報》,敦促政府允許台灣任何高級官員在任何時間訪美,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

  1995年5月22日,美國國務院宣佈,同意李登輝赴康奈爾大學作純粹參加校友聯歡會活動的私人訪問。兩周後,美方不顧中方抗議,向李登輝發放入境簽證。6月,李登輝入境美國,向國際社會公開拋售分裂中國、製造“兩個中國”的言論,中國政府隨即召回駐美大使回國述職,取消與華盛頓的所有高層會談。1995年7月至次年3月,解放軍在靠近台灣島北部及海峽中線的東海海域進行導彈發射訓練、導彈火炮實彈演習、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演習、聯合登陸作戰演習等大規模軍演,美國為防止軍演失控,先後派出兩個航母艦隊“觀察”。事實表明,美國政府調整對台政策是極其危險的,不僅重挫中美關係,而且直接引發台海危機。克林頓連任總統後,對台灣問題的態度趨於謹慎,1998年訪華期間公開宣示“三不”立場,即不支持“台獨”、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灣進入只有主權國家才能進入的國際組織。

  美國政府此次打“台灣牌”,暴露了有意改變美台關係非官方性質的意圖,前後歷時不足一年,所造成的後果是美方始料未及的,並以美方收回了牌結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