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迎來企穩築底市場回暖的春天

http://www.CRNTT.com   2016-04-08 08:05:32  


 
  (三)景氣回暖伴隨經濟結構改善

  作為先行指標,代表企業擴張意願的PMI一向被視為判斷宏觀經濟走勢的風向標。今年3月,PMI自去年8月以來首次回到榮枯線以上,這意味著市場需求的回暖。市場的回暖也從工業品的價格上體現出來。3月份,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55.3%,高於上月5.1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高於臨界點。據卓創資訊監測的數據,3月上旬和中旬,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工業生產資料價格在經歷長時間持續下跌之後,出現了較大幅度上漲。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震蕩回升以及部分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價格持續反彈,也使企業採購活動趨於活躍。三月份調查結果顯示,在市場景氣回暖的同時,經濟結構處於持續改善,得到優化:一是體現在製造業繼續向中高端邁進。3月份,高技術製造業PMI為52.4%,比上月上升3.5個百分點,高於製造業總體2.2個百分點;二是體現在服務業發展繼續向好。3月份,中國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8%,比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為近兩年來的較大升幅,略高於去年同期水平,非製造業擴張步伐加快。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1%,比上月上升0.9個百分點,增速有所加快。非製造業PMI明顯高於製造業PMI的趨勢沒有改變;三是體現在生產性服務業較快回升。生產性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1.1%,較上月大幅上升14.8個百分點,今年以來首次升至擴張區間;四是體現在消費領域的貢獻度進一步增強。3月消費品製造業PMI為52.2%,比上月上升4.8個百分點,高於去年同期1.9個百分點。

  (四)企穩向好有望繼續得到延續

  有專家學者認為,當前中國經濟運行出現明顯積極變化,呈現企穩向好跡象,這與前期積聚的穩增長積極因素開始發力,新的政策措施又在注入新的動力有關。同時,國家供給側經濟結構性改革利好不斷釋放,簡政放權、為企業降稅減費的力度在繼續加大,預計二季度經濟保持企穩向好具有支撐的條件。從3月份先行指標來看,非製造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將從59.5%回調至59%,除服務業繼續保持基本平穩外,建築業活動預期指數從66.3%降至63.7%,這很可能與近期部分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加強房地產調控的預期有關。預計4月或5月非製造業PMI或將略調整至53.3%-53.5%左右,向上突破54%或向下跌破53%的可能性都不大。五大分項指數齊升,顯示製造業下行壓力有所緩解,但後勢仍待觀察。與此同時,3月非製造業PMI指數為53.8%,環比上升1.1個百分點,止住了前兩月的連降勢頭。儘管已回歸較高景氣區間,但後續不乏調整可能。隨著中央推動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加上製造業的帶動,非製造業仍有望實現穩中求進,預計今年上半年,非製造業PMI有望保持在高出榮枯線3個百分點以上的水平。

  (五)提振企業信心,還需共同發力

  市場需求擴展不僅提振企業信心,也是經濟企穩的基礎。3月份製造業PMI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高達62.6%,比上月回升4.7個百分點,為24個月以來的最高值。採購量指數的回升與訂單指數的回升也呈現出相互促進的狀況,市場的回暖提振了企業信心。當前,我們應緊緊抓住企業信心、市場回暖的有利契機,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特別是將降成本放在突出位置,通過成本的降低鞏固企業生產經營和投資信心。預計二季度經濟保持企穩向好具有支持條件,但由於新舊增長動力轉換仍在持續,結構調整持續加快,市場在調整中正在尋求新的平衡,經濟運行中短期波動的因素依然較多,後期數據仍需觀察。當前中國經濟運行企穩向好跡象明顯,三月份數據表明,經濟結構優化和新動能形成正在進一步提升,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並傾向於適度靈活的貨幣政策的效應開始顯現。二季度,隨著前期積聚的穩增長積極因素開始發力,以及新的政策措施繼續發揮效應,宏觀經濟具備了保持企穩向好的條件。當前,應緊緊抓住市場回暖、企業信心回升的有利契機,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特別是將降成本放在突出位置,通過成本的降低鞏固企業生產經營和投資信心。鑒於當前經濟復甦的基礎還不牢固,政府應繼續保持適度的刺激政策,加大補短板與穩增長實現共振的力度,使經濟在更加協調的過程中夯實增長的基礎,要做好去杠杆有關工作,幫助市場提振信心。我們要將壓力估計得足一點,繼續咬緊牙關,堅守改革、創新、轉型不動搖。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