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從新制度主義觀察兩岸和平發展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16-01-08 00:08:48  


 
  換言之,當民進黨政府的澳門模式,無法大力推進兩岸協商成效時,2008年二次政黨輪替,路徑選擇的關鍵時刻到來,國民黨政府與中國大陸簽署協議的和平發展制度,進入路徑依賴。

  不過,ECFA通過時在台灣引起的爭議,讓和平發展制度受到質疑;服貿協議引發的太陽花學運,更讓阻礙協議簽署的監督條例草案被提出;和平發展制度的路徑依賴,儼然要發生制度變遷。

  上述制度變遷的理由,包括社經政治產生變化,使原先潛在制度,對政治產生影響;也就是全球化使得資本流動,貧富差距變大,結果歷年來對大陸的不信任感被擴大,形成反中情緒,質疑和平發展制度。

  其次是社經政治平衡的變化,國民黨的執政不滿意度被誇飾,民進黨的改變訴求逐漸獲得民眾青睞,使得舊制度服務於不同的目標,亦即和平發展制度不再為促進兩岸交流,而是需以監督條例檢視兩岸交流是否獨厚財團。

  再者,全球化的外來變化,使得既存制度轉移追求的目標或策略,也就是簽署ECFA、服貿協議,應是融入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的一部分,但是現在卻轉化為追求公平正義,甚至是相對於中國大陸的台灣主體性。

  此外,國民黨與民進黨的政治鬥爭,以及兩大黨支持度消長,尤其是2014年太陽花學運、九合一選舉後的劇烈變化,不但民進黨力主和平發展制度需被嚴格檢視,國民黨也對於和平發展制度趨向保守,制度已策略性機動的逐漸變化。

  所以,原本在路徑選擇的關鍵時刻,取代了澳門模式的兩岸和平發展制度,面對2016年的台灣大選可能會出現變局,和平發展的路徑依賴,似乎也面臨了穩定性的挑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