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大選辯論讓美國總統難成偶像

http://www.CRNTT.com   2012-10-18 10:40:50  


 

  候選人會被觀眾“拷問”

  如果說候選人之間的互相“逼問”需要打規則的擦邊球,並且是可以預期的。那麼來自觀眾的提問就要豐富得多。而且從1992年起選民提問也成了總統大選辯論的必需項目,自92年後,每次總統候選人辯論的第二場開始採用“公民會議”的方式進行,提問人是209位經過抽樣挑選的自由選民。

  來自觀眾的問題五花八門,涉獵眾多。從小細節到大趨勢,讓各位總統候選人疲於招架。這些問題即便在今天看來也很有意思。在2004年的辯論中,一名觀眾提出了“美國遊客不受歡迎?”的問題。而另一位觀眾則指向了幹細胞研究是否合法。而在1988年:“美國總統要不要可愛?”成為了當時的明星辯題,“如果你的妻子被奸殺了,你會要求法庭處死凶手嗎?”則是歷年來最尖銳的問題之一。

  候選人會被媒體“追問”

  媒體權利之大在辯論中也是特色之一。而媒體人也十分珍視這種權利,知名評論人邁諾這樣評論總統辯論:“在總統競選期間,辯論是使主要候選人肩並肩出現在不由他們自己控制的環境下的唯一時間。”

  在1992年前,辯論第二場是由媒體記者提問,而在1992年之後,媒體主播仍然會擔任辯論的主持人。在不同辯論中擔任提問者和協調控制人的角色。除此之外,對辯論中涉及到的細節,媒體也會第一時間勘察真偽。老牌新聞媒體CNN更是在緊跟辯論的時間段開辟了欄目,專門指出總統候選人在辯論過程中的各種數據和事實錯誤。

  ■ 層層審視下,候選人只能追求“錯的少,風度好”

  辯論要求有理有據,但信息繁多,難免犯錯

  總統辯論要求有理有據,但無奈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式所涉及到的無數數據和信息早就超過了總統候選人的“腦容量”,辯論大會常常會變成“失誤集錦”。在今年的1月29日,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約翰.麥凱恩就曾在一個媒體會這樣呼籲:“我們一定得停止辯論!辯論的夠多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