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孫立平:重啟改革難在如何走出轉型陷阱

http://www.CRNTT.com   2012-04-09 09:05:30  


 
  有了“轉型陷阱”的概念之後,可以看到現在社會生活中的很多現象背後的基本邏輯。它也可以讓我們有一種警覺,在轉型陷阱邏輯沒有打破之前,那些所謂的深化改革的措施、那些想校正現在社會當中一些弊端的方法,都很可能會扭曲變形,到最後會變成既得利益集團獲取利益的環節。在這樣的情況下,改革很大程度上會陷入進退維谷的狀態,不改不行,改有時更不行。我們要對這樣一個困境保持一種警覺。

  轉型陷阱的形成,大體是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逐步開始醞釀。在此之前,改變社會當中資源配置的制度,然後不同的社會力量開始發育起來,個體戶、私營企業主,還有其他各種的自由職業者、職業經理人等等。所以在90年代中期之前,基本上是體制的變革推動著各種社會力量的形成、孕育和發育。但是到了90年代中期之後,這個過程當中發育出來的最有力量的那些社會群體已經相對來說比較成熟了。於是反過來了,這時定型下來的社會結構開始左右體制變革的過程。這樣就使90年代中期之後的改革和這之前的改革大不一樣,90年代中期之後的改革和既得利益集團已經有著密切的關係,一直走到今天。既得利益集團要將社會固定下來,一個是結構,一個就是制度,是雙重固化。

  從結構來說,固化下來的是既得利益集團。中國現在最主要的既得利益集團,我最主要是講了三個,後來根據汪玉凱教授的文章補充為四個:第一是權貴集團,掌握著權力的以及他們的家族,或和他們有裙帶關係的集團;第二是國有壟斷集團,國有壟斷集團這些年不斷壯大,從某種意義來說有的已經開始成為獨立王國;第三種是金融-虛擬經濟集團,最近十年中發展起來,尤其是最近三五年的時間發展得非常快;第四是房地產和資源行業為代表的地產資源利益群體。

  再從體制方面看,定型下來的是權力和市場相結合的這樣一種混合型體制。權力和市場這麼緊密、這麼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這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很少見的一種體制。過去有很多分析社會體制的理論,都是建立在一個假定的基礎上,認為市場和權力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往往是此消彼長、你強我弱,但是現在在中國,權力和市場非常緊密、非常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而我們現在對於這一點的認識,受原來認識框架的影響,是遠遠不夠的。我曾打過一個比方,權力和市場的結合就有一點像是在生活當中一個男的一個女的,大家認為,誰和誰都能夠結婚,就是他們兩個結不了婚,因為這兩個太不對勁了。現在在中國社會當中,大家認為最不能結婚的兩個人結婚了,不但結婚了,而且小日子還就他們過得最好。在這樣的情況下,出現了一個現象,這就是中國的左與右的爭論。一邊說你們家那丈夫真是一個好丈夫,那老婆是一個壞老婆。這是一邊。另外一邊說不對,他家的老婆真是好老婆,丈夫是一個王八蛋。兩邊就為這個現在打得不可開交,殊不知人家小兩口的日子現在過得最好,這是誰呢?中國的左派和右派。

  權力通過改革孕育了市場,然後將市場的因素打碎,再和權力融為一體重組起來,我認為是這個體制最精妙的地方。這樣一種新的體制,甚至比改革前的權力體制還要強大,因為改革前的權力體制只有權力這一種機制,但是現在它不僅有權力的機制,同時還有市場機制,也就是權力本身有了兩種機制,能用權力時運用權力的機制,權力機制起不了作用時就用市場機制。現在很多事情不完全是權力的機制,而是權力和市場的機制交替,甚至是混合在一起來使用,這樣就使權力要變得空前強大。現在社會控制無論是獎勵還是懲罰,跟原來都已經很不一樣了。原來的獎勵或者是懲罰只有一個權力的機制,給一個名譽或是獎狀,現在提供一個市場機會,可以有一個億賺。這個力量和原來一樣嗎?政治和市場的獎勵、懲罰結合在一起,通過政治上的表現,獲得市場機會。

  所謂的中國模式,我覺得就是權力和市場的結合,形成一種新的舉國體制和特有的動員機制,最後形成所謂“集中力量幹大事”的發展模式。這對於理解現在社會當中的種種現象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