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金磚四國峰會 增強中俄國際地位

http://www.CRNTT.com   2009-06-28 12:10:13  


金磚四國峰會受到全球高度關注
  中評社台北6月28日訊/《中央網路報》今天登出特稿——“金磚四國”峰會增強“中”俄國際地位。原文刊登於“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大陸情勢雙週報1554期”,文章内容如下:
 
            一、前言 

  6月16日巴西、俄羅斯、印度,以及中共在俄羅斯靠近烏拉山城市葉卡捷琳堡(Ekaterinburg)舉行首屆“金磚四國”峰會。四國領導人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Dmitri Medvedev)、印度總理辛格(Monmohan Singh)、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皆親自出席。峰會結束發表聯合聲明,呼籲建立一個更多元的國際金融體系。金磚四國同時提出,新興國家應該在國際間有更大發言權,要求全面改革聯合國,支持印度及巴西在聯合國發揮更大作用,重申需要改革國際金融機構。 

           二、“金磚四國”峰會內容及意涵 

  “金磚四國”首屆峰會緣起,四國外長2008年在本次峰會舉辦地葉卡捷琳堡舉行外長會議,會後發表聯合公報預示四國會走向峰會或在更廣泛領域展開合作,啟動四國合作機制化的進程。本次“金磚四國”峰會主要就國際金融危機、20國集團峰會(G20)進程、國際金融機構改革、氣候變遷,以及四國對話的未來發展等重大問題交換看法。在此次會議前,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表達願意購買不超過500億美元國際貨幣基金會(IMF)發行的新債券,俄國中央銀行也稱將出資購買不超過100億美元IMF債券。巴西財政部表示,巴西將購買100億美元IMF債券,同時表示,“金磚四國”另一成員印度也可能宣佈類似舉措。此舉顯示“金磚四國”在危機後世界經濟格局的形成和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中將爭取更多發言權,提升自身地位。 

  峰會前俄國媒體透露在本次峰會可能會討論創建超主權儲備貨幣問題,中共先前在倫敦舉行G20峰會對此議題亦有相同看法,外界關切峰會是否討論此一議題,因為此舉可能動搖美元地位。俄國是本次“金磚四國”峰會的主辦國,也是四國中對美元在全球獨霸地位,表達出最強硬立場的國家。俄國總統梅德韋傑夫接受專訪時表達,創建超主權儲備貨幣是有效的方法,因世界需更多數量的儲備貨幣,以因應部分經濟體可能出現的問題。梅氏直言以美元為基準的外匯存底機制已失敗,美元不該繼續獨霸,在IMF投票權也該重新分配,給其他貨幣國家更多機會。“金磚四國”峰會應該建立公平的環境,以便解決全球經濟問題。梅氏倡議“金磚四國”應起帶頭作用,互買公債代替美國公債;在貿易時捨棄美元,直接以彼此的貨幣交易。俄羅斯近來已降低美元在其外匯儲備中的比重,並多次提出以俄羅斯盧布作為區域性儲備貨幣的主張。但在峰會召開期間,俄羅斯財長庫德林卻表示,美元的基本面良好,作為世界外匯存底貨幣的地位無可取代。庫德林的此番談話反映出一個事實,即使“金磚四國”不時質疑美元的地位,美元外匯存底仍繼續增加。四國不僅持有2.82兆美元的外匯存底,同時也持有大量的美國公債。故此時若唱空美元並不符合四國利益,但讓美元逐漸趨於弱勢則是各方的共識。 

  本次峰會後所發表的聲明,措辭較為溫和,只呼籲建立多元化及穩定的儲備貨幣體系,並未提及任何有關美元角色減弱,或者建立“超主權儲備貨幣”的問題。這也顯示四國對如何改革全球貨幣體系仍然存在分歧,俄國對於削弱美元的儲備貨幣的角色,態度較為清楚,巴西、印度、中共則較走溫和路線。 

            三、“金磚四國”峰會提升“中”俄影響力 

  俄羅斯是本次“金磚四國”峰會舉辦國,此次峰會結束後緊接著舉行上海合作組織(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以下簡稱上合組織)領導人高峰會。上合組織係2001年由中共、俄羅斯、及中亞國家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烏茲別克四國組成,其後陸續納入蒙古、印度、巴基斯坦、及伊朗為該組織觀察員。故本次“金磚四國”峰會中的三國俄、印、中共本已計畫參與上合組織峰會,僅巴西總統係特別為參與此峰會而來。 

  “中”俄兩國在1996年4月簽署“中俄聯合聲明”,宣布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紀的戰略協作伙伴關係”,兩國在各個領域內全面開展合作,對具有高度戰略性的區域及國際議題加強彼此溝通及合作,合作範圍及內容皆大幅擴展。 

  1998年俄羅斯前總理普利馬可夫(Evgeniy Primakov)提出建立俄羅斯、印度和中共之間的所謂“戰略三角”關係。2000年10月俄羅斯前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不再強調“戰略三角”,也不講“聯盟”,而純粹提出三國合作。 

  2001年“中”俄兩國簽署“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該條約總結10年來“中”俄關係發展的主要原則,用法律型式固定下來,規定兩國今後在各領域中的合作原則及方向,此舉顯示“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係”再往前邁進一步。同年兩國主導成立上合組織,把中亞地區納入區域安全合作範圍。 

  普京2007年赴印度訪問時再度提及,俄羅斯、印度和中共的三邊關係未來非常有發展前途。在和印度總理辛格(Manmohan Singh)的會晤中,雙方討論了有關俄羅斯、印度、中共三方合作的問題。普京的觀點:像俄羅斯、印度和中共這樣的國家之間的合作應該是協調一致的,應該尋找三邊互動的渠道。將三方集中在一起的是三方都試圖想採用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來解決地區性問題。而辛格也強調了進一步加強印度、俄羅斯和中共三邊互動合作的重要性。 

  “中”俄兩國關係發展繼承蘇聯末代總統戈巴契夫訪“中”後所解凍“中”蘇關係。兩國由邊界談判開始,此亦為後來上合組織的前身。兩國藉由邊界談判機制建立邊界互信,進而同步裁軍,並將原蘇聯加盟共和國的中亞國家納入安全機制,並深化及廣化該區域合作層次及面向。其過程歷經“中”蘇邊境談判,進而建立軍事互信,再到區域安全合作。而合作的內容則由軍事領域,擴大至執法及安全方面,再到經貿領域,甚至全方位合作。至於首先切入的議題則為邊界信心建立措施,接著邊界同步裁軍、進而加強犯罪防制,然後轉入區域安全合作。該組織也不限於軍事、國防、安全、執法領域,且逐漸向外交、國際議題協調,對國際議題形成共同立場。至於該組織的發展則由原先的領袖會晤機制開始,逐步拓展到各部會、各層面、各議題,而逐漸形成全面合作的態勢。至於軍事領域方面,也是該組織成立的原始議題,亦由原先各方協議後進行各自操作,亦即各自負責應遵守或執行的部分,轉向聯合操作,亦即進行聯合軍事演習。最後則為在鞏固原先的基礎,並達成組織原設定的目標後,開始尋求擴大會員規模。 

  對於“中”俄兩國而言,“中”俄兩國關係為核心,再擴大到原上合組織會員國的中亞國家,其後再擴大上合組織的範圍,納入如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等重要國家成為觀察員。俄羅斯在該範圍內倡議俄、印、中共建立所謂“戰略三角”或“三國合作”等機制。印度因美國亦積極拉攏,對俄羅斯積極促成加強俄印“中”三邊合作關係始終保持低調參與,尤其在上合組織峰會,各會員國(包括觀察員)皆由領導人親自出席,印度卻始終由外長代表領導人出席,顯示印度對“中”俄所主導的該區域安全組織,始終抱著謹慎的態度。 

  此次,俄國同時舉辦“金磚四國”及“上合組織”峰會,成功地邀請印度總理出席,成功地提升印度方面參與上合組織的層級。此外,印度媒體除關切“金磚四國”有關解決全球金融危機所扮演的角色外,也關注在上合組織峰會期間,印度總理辛格同意藉此機會與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裡(Asif Ali Zardari)的會晤。此舉顯示上合組織似可提供平台,給區域間具有爭議的國家一個對話的機會。若因此而促成印巴兩國的和談,而終至達成和平協議。“中”俄所主導的上合組織將在國際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無論“中”俄關係,或加上中亞四國的上合組織,或再加上蒙古、印度、巴基斯坦及伊朗的擴大版的上合組織,該組織給外界的印象,總停留在政治、軍事、安全、反恐等議題上。此次俄國出面舉辦“金磚四國”峰會,一開始就給外界討論經濟議題的印象,讓人耳目一新,但究其實質四國中的三國(俄、印、“中”)已有固定聯繫的機制,僅巴西為全新成員。此次“金磚四國”峰會雖未通過如主辦國俄羅斯會前所主張較為激進的方案,但美元弱化的議題已有共識。俄羅斯召開首次“金磚四國”峰會成功設定議題,引發全球輿論的討論。透過“金磚四國”峰會成功地讓印度總理同時參與上合組織峰會,讓印巴兩國領導人願意利用上合組織的場合進行會晤。俄羅斯積極將自身所參與的國際組織推升在國際間影響力,成功地塑造敢對美國勢力挑戰的印象,至於中共則扮演在背後低調地支持俄國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