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6月4日電/民進黨6月3日表態,將不出席7月底登場的經貿國是會議,發言人黃帝穎表示,經貿國是會議無法全面解決當前台灣經濟問題,也不符合民意對憲政、社會正義等重大議題處理的期待,民進黨因此決定不出席。
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郭正亮今天在該報撰文說,這次經貿國是會議,有不少前扁政府“閣員”參加,包括前“閣揆”林信義將與江宜樺共同擔任召集人,前“經建會主委”何美玥、前財長何志欽也都將參加。知情官員形容,“他們參與意願很高,也都提出很多建議”。
經貿國是會議向各政黨、行政部門、學界、產業界、公民團體與網路社群等發出邀約,國、民兩黨都可推薦8人出席,其他小黨各1人。討論主題是全球化下的經濟發展策略,尤其是兩岸經貿與加入區域經貿整合策略。具體議題必將包括兩岸ECFA(服貿、貨貿)、如何避免區域經貿邊緣化、如何參加TPP、如何參加RCEP、如何因應韓國挑戰(尤其是12月即將簽署韓中FTA)等等。
直到今天,民進黨針對台灣最重大的經貿發展策略問題,都沒提出完整答案。以兩岸服貿協議為例,早在2013年6月25日就已經簽署,但民進黨卻一直等到太陽花學運爆發之後、在各界壓力之下,才不得不在2014年3月19日草草提出完整對案,而且至今絕大多數“立委”也不太了解對案內容。另以自由經濟示範區為例,民進黨早已呈現“立院”黨團反對、縣市長有條件支持的黨內矛盾,但直到今天仍然莫衷一是,也沒提出黨版的自經區對案。
民進黨當然知道台灣的最大經貿對手是韓國,也知道台灣的FTA佈局已經嚴重落後韓國,不管為了與韓國競爭,或是為了降低對中國經濟依賴,民進黨都公開表示支持台灣參加TPP和RCEP。首先談參加TPP,民進黨至今連美豬進口都反對,更不要說開放更多美國農產品進口,如何與美國談判參加TPP?其次談參加RCEP,中國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更不可能跳過中國這一關,如果兩岸ECFA始終停滯不前,台灣如何與東協各國談判參加RCEP?
事實上,這次經貿國是會議已經是歷史上第三次。前兩次都是扁政府召開,國民黨固然並未派出政黨代表參加,但都有重要人士與會。例如第一次2001年8月經發會,國民黨副主席蕭萬長擔任首席副主席,最後通過兩岸經貿轉向“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土增稅減半等322項決議。第二次是2006年7月經續會,“立法院長”王金平與時任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的蕭萬長,也以個人身份出席,通過推動長期照護、年金改革、能源稅等516項共同意見。
正因為不管是自經區、服貿、貨貿後續談判、參加TPP、參加RCEP,都卡在民進黨還沒提出完整主張,馬政府才希望透過經貿國是會議,盡快整合國內不同意見,民進黨卻以“經貿國是會議無法全面解決當前台灣經濟問題,也不符合民意對憲政、社會正義等重大議題處理的期待”為由拒絕參加,果真如此,民進黨也應就攸關“社會正義”的經濟議題提出主張,例如是否繼續推動蔡主席2012年競選政見“非自宅交易實價課稅”?是否繼續推動“反對軍公教特權”的年金改革?是否繼續推動“社會住宅只租不售”?……遺憾的是,即使是這些經常掛在嘴邊的“社會正義”議題,我們也很少看到民進黨比照2010年反ECFA的動員規模,全力以赴推動。
相對於國民黨強調優先召開經貿國是會議,優先處理台灣的經貿發展策略問題,優先整合台灣參與國際經貿佈局的不同意見,民進黨更強調優先處理“修憲”議題,尤其是“國會”增加席次、投票年齡降到18歲等等。兩相比較,國民黨先經後政,民進黨先政後經,民意最後會站在哪一邊,相信等到今年12月果真簽署了韓中FTA之後,到時候台灣各界一片驚慌,民進黨就會感受到真正的民意壓力。
民進黨拒絕參加經貿國是會議,如果始終提不出自經區+服貿對案,提不出有別於國民黨的FTA佈局策略,搞到最後,恐怕也會自曝其短,讓民眾看出執政無能的破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