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6月4日電/蔡英文甫就任民進黨主席,就質疑馬英九對“馬習會”的期待是為個人利益?還是台灣利益?這反映出來的是她非常害怕“馬習會”成真,致使迄今在兩岸政策上仍極空洞貧乏的她,被拋在遠遠追趕不上的後面。
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點評”專欄文章說,客觀而言,欲在亞太經合會APEC上實現兩岸領導人見面,本屬不易,大陸方面還表明了“不必借助國際場合”。然而,民進黨與獨派媒體一直都宣傳馬英九是為了個人利益而要會晤大陸領導人習近平,也就是他們意圖透過事先醜化來阻止兩岸領導人見面。因為他們怕極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斷深化和鞏固。
2008年中國國民黨重新在台灣執政後,海峽兩岸實現了五十九年來首度的雙方執政黨黨魁吳伯雄、胡錦濤會談;繼之恢復海基、海協兩會中斷了九年的互動,也開啟了兩會首長停滯了十年的會談,這都獲得台灣民眾的高度肯定,來自國際社會的讚賞之聲也不絕於耳。
因此,2012年蔡英文代表民進黨和馬英九角逐大選落敗後,承認“敗在兩岸政策”。其後,民進黨主席蘇貞昌雖有檢討兩岸政策的想法,終因他個人思想的侷限性,以及民進黨的“台獨”本質,使得蘇所設置的黨內“中國事務委員會”、“中國事務部”都一事無成。
蔡英文於此背景下,回鍋擔任黨主席,兩岸政策就成了她最大的挑戰。當然她不會認為有必要急著提出新而具體的兩岸政策,因為年底的七合一選對此沒有迫切的要求。尤其對以激進“反中”為主流的民進黨而言,確也無力在幾個月內就發佈有效可行的兩岸政策。
正因此之故,他們更不樂見馬英九持續推進兩岸關係以增加台灣的“和平紅利”,所以不斷用霸佔“立法院”主席台的無理方式,來阻撓兩岸協商監督條例和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審查,當然就更深恐一旦舉行石破天驚的“馬習會”。可見兩岸良性互動雖遭民進黨與獨派媒體極力抹紅抹黑,但確是國民黨執政下的關鍵性政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