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3日電/西安晚報報道,大批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已成國人心中揮之不去的痛。日前,著名學者、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劉雲輝應邀到大唐西市博物館,開設了一場《中國文物在海外》的專題講座。
剖析原因 收藏中國文物是西方風尚
前日,參加講座的數百聽眾十分關心中國流失海外文物的前途命運。在劉雲輝看來,中國文物之所以會大批流失海外,是因為收藏中國文物是西方發達國家的一種風尚。
劉雲輝認為,中國百姓不必對所有流失海外文物都心存芥蒂,因為許多文物是通過正常途徑流至海外。例如在海外流傳甚廣的外銷瓷,就是早期民間或官方文化貿易交流的佐證,其中包含大量歐洲皇室或貴族專程到中國訂購的瓷器,如出自清代德化窑的白瓷歐洲仕女像、彩瓷荷蘭淑女像等。僅土耳其托普卡帕宮內就藏有中國瓷器上萬件之多,其中包含了13世紀到20世紀不同時期的精美瓷器。此外,清末一些邊境口岸開放之後,許多外國傳教士、商人來到中國,常在開放的文物市場上淘寶再運回本國謀取利潤。解放後,根據國家相關規定,乾隆晚期以後的一些文物,也被視為文物價值不高的工藝品放在文物商店內正常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