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代外來工都是80後甚至90後,他們的奮鬥目標從脫貧變成了致富,更多地開始思考個人發展和社會地位的問題。(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2月23日電/春節假期剛結束,無論是第一代外來工還是第二代外來工,都開始考慮今後的發展大計。是繼續留在珠三角打拚,還是去其他地方?事實上,春節剛過完就爆出的民工荒,使得如何留住外來工成為更加迫切的問題。外來工是走是留,並不僅僅是外來工自己的家事,更是事關南粵經濟發展的大事。
堅守者:在粵多年已有基礎
據廣州日報報道,湖南人張越東今年52歲,他在珠三角打工的時間已經接近20年。張越東告訴記者,“跟家人分開這麼遠,特別想念他們。兒子一天天長大,見到我卻跟陌生人似的,心里很難受。”但作為第一代外來工,他捨不得這麼多年在珠三角積累下來的基礎,這20年來,張越東從一個水泥工幹起,目前已經成了一個小包工頭,這些年已經賺了十幾萬元,比在家鄉好得多。
走還是留?這對於在東莞打工的外來工李飛來說,幾乎不是個問題。在東莞塘廈的十年打拚,讓李飛已經徹底成為新莞人,已經習慣了廣東的快節奏和高效率、廣東人的低調和務實。李飛說,現在東莞已經成為他的第二故鄉,甚至回到老家已經感覺到不習慣。
工資漲快點就能留下
江西的張雲之前在東莞一家工廠里做的是塑料分類的工作,一個月約有2000元的收入。儘管他不是很喜歡這份工作,但這並不影響他留在珠三角。“這裡還是有很多機會的,因為大企業很多。”
20歲的四川樂山市人黃儀容是農民工的第二代,她的父親上世紀九十年代到廣東東莞一家運輸公司打了八年工,黃儀容到廣東打工,很大程度上受了父母影響。不過,她並不想沿著父母的足跡繼續上生產線,因為工資偏低,沒有文化的人很難有上升的通道,年後她想在酒店等場所工作,有機會認識高素質的朋友,有更多的見世面的機會。
與父輩相比,80、90後的第二代外來工對生活的追求更高,除了工資,他們還關心夢想、前途,“哪里條件好,哪里有前途就奔哪去”。隨著第一代外來工逐漸老去,第二代外來工必然成為珠三角經濟建設的主力軍,他們的訴求尤其值得關注。
離開者:找不到歸屬感
而對於曾經南下打工,現已離開的老汪來說,離開珠三角的原因比較複雜。“治安還是有點亂,空氣也不好,更主要的是物價水平太高。”老汪從事裝修行業,手藝不錯,靠著這幾年的辛苦打拚,現在已經在老家購買了商品房。老汪說,在廣東打工和在老家打工收入差不多,但廣東消費水平太高,如果把老婆孩子接到身邊,這點收入簡直不夠用,而老家消費水平低,離家又近,“閒的時候想孩子了,坐上大巴兩三小時就能到家。”
2002年,22歲的王鑫來到東莞打工時,孩子只有幾個月大。憑著熱情和努力,王鑫在工作的第三年便成為東莞一家規模較大的五金公司的銷售經理。但由於工作繁忙,王鑫幾乎每兩年才能回家一次,和妻兒也是聚少離多。王鑫說,他並非沒有萌生過把妻子和兒子接到身邊的想法。不過,即便把妻子、兒子接到身邊,他在這個城市的身份還是“農民工”,兒子將來在這裡上學也要交昂貴的借讀費。“雖然這裡的工資比老家要高出幾倍,但我在這裡卻找不到歸屬感。我不想只是個過客。”
來自湖南的小王今年準備離開廣東。小王今年21歲,初中學歷,此前在工程隊里一直做小工打雜,“每個月工資才八九百元,太低了。廣東的外來工太多,競爭也很激烈,往往都是工人求著老闆開工,稍有不慎就會被炒。留下來做建築工,也許幹一輩子也就是個幹粗活的。我看不到我的前途。”年後,小王打算到別的地方試試,“看有沒有更適合自己的機會。”
專家:要營造家的感覺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張曉山說,經過30年的發展,如今到珠三角地區打工的第二代農民工與他們的父輩已經有了很大差別,更多是為了尋求發展機會,“有自己的一番事業”是其中不少人的理想。具體體現在:他們希望融入主流社會的願望特別強烈,更希望得到尊重和認可,活得有尊嚴,而不僅僅是為了多掙錢。
由於廣東傳統的製造業優勢明顯,技術純熟而且行業忠誠度高的人力資源隊伍,始終是廣東的一大優勢。短板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一是,由政府出資提供職業培訓,不停為這個群體“充電”,保持其持久的競爭力。二是加大力度解決這個群體的社會保障問題。除了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外,“保障、福利留人”也是一大措施,讓打工者有“家”的感覺,逐步消除他們身上的“身份標籤”。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科研處處長、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表示,新一代外來工都是80後甚至90後,他們的奮鬥目標從脫貧變成了致富,更多地開始思考個人發展和社會地位的問題。
首先,企業管理人員必須本著與外來務工者長期合作的態度,盡可能地給工人培訓學習的機會,並建立起向上發展的通道。此外,根據目前全社會的工資水平,珠三角企業可適當提升員工報酬,並盡可能地多給工人購買社會保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