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17日電/朝鮮日報16日社論說,出席在新加坡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17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21國領導人15日發表了特別聲明,內容包括繼續摸索“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構建方案等。APEC 成員國的領導人1994年曾在印尼茂物發表宣言稱,APEC成員國中的三個發達國家——美國、加拿大、日本以及韓國等其餘國家分別在2010年和2020年實現貿易及投資自由化。2006年出台的“亞太自由貿易區”方案使《茂物宣言》進一步具體化。
亞太經合組織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構建不亞于歐盟(EU)的亞太共同體。二戰以後,歐洲歷經“歐洲煤鋼聯營(ECSC,1952年) →歐洲經濟共同體(EEC,1958年) →關稅同盟(1968年)→完成歐洲共同市場的建立(1992年)→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和統一貨幣誕生(1999年)”這一循序漸進的過程 ,最終成立了歐洲聯盟(EU)。但是,亞太經合組織在發表《茂物宣言》之後的15年裡,始終沒有邁出經濟融合的第一步。根據《茂物宣言》,發達國家實現貿易、投資自由化的目標還有一年就將到期,但對於同韓國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在美國國會的處理前景問題,美國仍然無法給出明確答復。
社論說,進入21世紀以後東亞國家逐漸成為世界經濟舞台主角,而將東亞國家與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智利等北南美國家以及俄羅斯融為一體就是亞太經合組織的成立宗旨。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的經濟規模合計後占全球貿易量的45%,全球GDP的53%.歐洲聯盟得以實現的原因就在於,各國從剛一開始就具有同樣的基督教宗教文化背景和自由民主主義的傳統,同時還有一個政治上的共同因素,那就是冷戰當時對抗蘇聯等東歐地區的西方同盟的一員。而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之間的歷史、種族、宗教和文化背景存在巨大差異,和歐洲無法相提並論,而且也不存在可以將各成員國綁在一起的共同的政治立場。
最近,日本提出了將韓國、中國、日本三國打造為東亞共同體,然後再向亞洲國家擴大的構想。中國等方面也認為這一方案比亞太經濟共同體更具可行性。中國和日本雖然對中日自由貿易協定持消極態度,但都對同韓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持積極態度。就像韓中日之間自由貿易協定問題反映出的情況一樣,無論是亞太共同體還是東亞共同體,韓國都有可以在地區融合中發揮主導作用的外交和經濟空間。韓國應該在冷靜思考這個問題會給韓國帶來什麼國家利益之後,在此基礎上制定對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