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中國鋼鐵生產車間。 |
中評社香港5月27日電/中國每年生產鋼鐵超過8.2億噸,其中約1億噸供出口并以低價在海外銷售,這當中只有約3%出口到美國,但是美國的鋼鐵生產商對由此帶來的競爭很不滿。所以,為了保持美國鋼鐵工業(它們自豪地自稱為“美國制造業的支柱”)歷史悠久的做法,國內生產商正接受挑戰。
據美國《波士頓環球報》5月22日報道,它們是通過使經營活動更高效嗎?還是提高它們銷售的鋼鐵的質量?抑或降低價格以在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時保持市場份額?根本不是,它們正讓聯邦政府懲罰美國的消費者。
路透社稱:“美國24日表示,將對中國的冷軋扁鋼實行超過500%的進口稅率。冷軋扁鋼廣泛用於汽車車身覆蓋件、家用電器和建築業。商務部說,新稅率實際使中國產鋼鐵產品的進口價格提高了四倍多。”
美國鋼鐵生產商抱怨說,中國生產商得益於中國的稅收補貼,將廉價鋼鐵傾銷到美國市場。美國鋼鐵協會的托馬斯•吉布森和查克•施米特哀嘆,因為這些“不公平交易的進口商品”,過去一年,美國一些鋼鐵廠被迫關閉,1.2萬個鋼鐵生產崗位因此失去。
當工人被解雇、以往繁忙的工廠不得不關閉時,總是讓人痛苦的,但是面臨這種狀況的并不僅僅是鋼鐵工業。美國經濟每年都會創造和破壞數以百萬計的就業機會,沒有一個行業可以幸免於技術、貿易和消費需求的變化所帶來的巨變、縮減和損失。數字革命摧毀了一度令人驚嘆的公司和職業,涉及新聞、攝影、音樂錄音等不同領域,那麼政府應該壓制互聯網、以保護上世紀80年代的就業和生產模式嗎?商業部是不是本該對電子郵件服務和文字處理軟件征收500%的稅率、以保護打字員和速記員的生存能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