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8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哥本哈根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領導人會議。這是溫家寶在會上發表講話。 |
中評社香港12月19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12月18日載文《中美“共治世界”新詮釋》,文章說,在哥本哈根全球氣候大會上,中美兩國談判代表發生正面言辭衝突,其激烈程度在近年來的國際場合鮮少聽聞。整個爭執的焦點是溫室氣體減排幅度和時間表,最大分歧是各自究竟應該承擔何種國際責任。雙方之間針鋒相對的姿態,使兩國前個時期相敬如賓的外交氣氛一掃而光,令人驚訝的是中國外交姿態的轉變。在此次會議上,中國官員一反常態,不再“韜光養晦”,不再鴨子劃水般搞低調外交,而是高調亮相、高調發聲、高調出擊。摘要如下:
一反常態地高調發聲
在會議開幕之前,美國主動宣布2020年之前的減排目標,借此減少國際壓力,並且轉守為攻,把國際社會的焦點轉移到中國身上。中國對這一策略似乎早有準備,它緊接著也宣布了自己的減排計劃,贏得了國際社會的讚賞,以此抵銷了美國的道義攻勢。
會議開幕之後,中美較量立即進入短兵相接的狀態。美國談判代表斯特恩抵達哥本哈根之後就首先發難,公開指責中國是溫室氣體的最大排放國,因此必須承擔更大的責任。中國談判代表立即作出反擊,批評美國的減排指標遠遠不夠,並指出哥本哈根峰會能否成功,要取決於美國願意採取何種措施。
同樣令人驚訝的是,在與美國進行對抗之時,中國對其他發達國家也是左右開弓。國家發改委負責氣候變化事務的司長蘇偉在記者會上直接用英語批評歐盟的減排目標“不夠”,指責日本為減排設下了“不可能”的前提條件。與此同時,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在記者會上同樣以英語指責說,美國談判代表斯特恩的有關言論“缺乏常識”,而歐盟準備為窮國提供的減排資金微不足道,“我懷疑他們的誠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