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澳媒稱中國海軍崛起影響亞太格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30 14:06:37  


中國海軍新型導彈艦艇編隊。(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8月30日電/《青年參考》報道,近年來,中國海軍的作戰能力有了顯著提高;中國政府為維護國家利益而進行的軍力建設,也引發了部分國家的種種猜測。8月23日的《澳大利亞人》報刊發題為《增長的紅色艦隊威脅》的文章,強調澳政府和軍方應重視中國海上力量崛起給亞太地區格局帶來的影響。 

  新軍港引起西方猜測 

  從二戰結束至今,美國海軍一直被視為西太平洋的主宰。作為美國在該地區的重要盟國,澳大利亞長期采取追隨美國的防務政策,美國艦隊也因此成為該國抵禦海上威脅的“防波堤”。而今,中國海軍這位新競爭者的登場,令地緣政治的天平發生了微妙的傾斜。 

  中國海軍緩慢但堅定的前進步伐,促使從堪培拉到華盛頓的政治家、軍人和分析人士關注這個潛在對手的一舉一動。其中最能體現中國海軍雄心的,莫過於海南三亞附近的一處超大型軍港工程。 

  來自西方情報部門的消息指出,三亞海軍基地除擁有可供停泊20艘核潛艇在內的洞庫外,其基礎設施也足以為航空母艦這樣的大型艦艇提供支持。“此舉表明了北京掌控南中國海的決心”,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在評論文章中寫道,“其位置如此接近對亞洲經濟至關重要的海上航道,不能不引起利益相關方的高度重視。” 

  提“中國海軍威脅論”為時尚早 

  文章進一步指出,比硬件層面更為重要的,是探究中國海軍的真實戰略目的——它是否單純滿足於保衛本國的海岸綫,還是確有“挑戰地區實力平衡”的企圖? 

  美國國會今年夏天發表的一份評估報告認為,中國海軍近段時期關注的重點仍在台灣海峽,并試圖在可能爆發的區域衝突中,充當一支組織或延緩美軍增援的“反介入力量”;至於其遠期目標,則可粗略概括為“確保局部軍事優勢,維護海上主權、經濟及能源利益”。 

  在過去十餘年間,兩位數的軍費增長率,使中國政府有足够財力為海軍外購和自建大型水面艦艇、潛艇和其他主戰裝備。文章稱,盡管中國海軍的硬件(裝備)與軟件(人員素質、實戰經驗等)還存在許多磨合上的不足,但從長遠趨勢來看,其對美國太平洋艦隊形成實質挑戰只是時間問題。 

  至於中國海軍是否將成為進攻型的軍隊,業內人士的觀點并不統一。悉尼國際政策研究所主任羅裡·梅德卡夫認為,“中國海軍的野心肯定不止於台灣”;海外利益的膨脹,必將推動其進入太平洋甚至印度洋。美國海軍軍事學院的喬納森·波拉克教授則告訴《澳大利亞人》報,中國海軍實力的增強并不必然導致其“侵略性”上升,現在提“中國海軍威脅論”為時尚早。 

  加強互信成澳軍主要議題 

  事實上,澳軍內部對於中國海軍實力的評估始終未曾放鬆,然而基於中澳兩國近年來不斷提升的經貿關系,這方面的討論大多并未公諸於衆,而不像華盛頓的同行們那樣大張旗鼓。考慮到正面衝突并不符合雙方的利益,決策者在本年度的《國防白皮書》中仍會延續追隨美國的方針,視美國的對華政策制訂因應中國海軍崛起的具體措施。 

  文章說,至少到目前為止,中國海軍實力的提升尚未與其經濟增長相適應。因此,美國海軍在積極調整西太平洋兵力部署的同時,仍然堅持“加強接觸、消除誤解”的思路,其間雖然也出現過“小鷹”號航母訪港未遂的事件,但中美海軍的合作還是向著積極的方向進步。文章認為,這種“胡蘿蔔重於大棒”的方式,值得澳大利亞海軍借鑒。 

  文章提出,在未來10年間,澳軍亦准備添置更先進的驅逐艦、兩栖艦和潛艇,既定的擴軍計劃不會由於中國因素而出現變數。對於澳大利亞海軍來說,如何通過艦艇互訪、聯合演習來增進與中國海軍的相互了解,仍是其當前面臨的最現實議題。在這個過程中,澳大利亞及其盟友或許將逐漸習慣於一支強大的中國海軍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存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