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十年 東方之珠浪漫依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28 15:58:22  


香港--東方之珠 動感之都
  一,香港概貌: 

  150多年前,香港被形容為「荒蕪之地」,時至今日,已發展成為一個國際金融商貿中心,躋身世界大都會之列。 

  香港除了擁有世界上最優良的深水港外,可說是沒有其他天然資源。香港的工作人口約350萬。人們辛勤努力、適應力強、教育程度高且富創業精神,使香港成為生產力強、創意無盡的城市。 

  香港受英國管治個半世紀後,在1997年7月1日成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根據《基本法》,香港現有的經濟、法律和社會制度最少保持50年不變。除防務和外交事務外,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 

  地理位置 

  香港位於中國東南端,是發展日漸迅速的東亞地區的樞紐,地理條件優越。香港總面積達 1103平方公里,由香港島、一海之隔的九龍半島和新界(包括262個離島)組成,其中郊區多集中在新界。 [ 香港特別行政區地圖 ] [ 香港與其鄰近地區地圖 ]
 
  人口 

  2003年年底,香港人口約680萬,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 300人。居於香港的外籍人士為數不少,共有約523 880人,主要來自菲律賓(132 770)、印尼(95 460)和美國(31 330)。 

  語文 

  中文和英文同屬香港的法定語文。政府機關、法律界、專業人士和商界均廣泛使用英文。香港不乏受過良好教育且精通雙語甚或三語(即英語、粵語和普通話)的專才,而對於在香港經營或與內地、台灣有貿易往來的企業,這些專才更顯重要。 

  氣候 

  香港屬於亞熱帶氣候,但差不多有半年時間帶有溫帶氣候性質。冬季的溫度可能跌至攝氏10度以下,夏季則回升至攝氏31度以上。雨量集中在4月至9月間,約佔全年雨量的90%。 

  國際貿易中心 

  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貿易體系、第六大外匯市場及第十二大銀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場規模之大,在亞洲排名第二。香港也是全球輸出成衣、鐘表、玩具、遊戲、電子和某些輕工業產品的主要地區。 

  國際服務中心 

  在2003年,香港是全球第十大服務出口地。香港服務貿易主要包括民航、航運、旅遊、與貿易有關的服務,以及各類金融及銀行服務。不少服務項目的收費都是全球最低廉的。 
 
  跨國公司的地區總部 

  逾3 200家國際企業選擇在香港設立亞洲區總部或辦事處,主要從事的業務包括批發零售、進出口貿易、其他商用服務(例如會計、廣告、法律等行業)、銀行和金融、製造業、運輸及相關服務。 

  自由貿易與自由市場 

  香港提倡兼奉行自由貿易 – 擁有自由開放的投資制度、不設貿易屏障、對外來投資者一視同仁、資金自由流動、法治體制歷史悠久、規章條文透明度高、稅率低而明確。 

  政府行政架構精簡 

  香港擁有一個架構精簡而效率高超的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素以效率出眾、透明度高兼處事公正而知名。公司及個人課稅率低,而且易於計算。一直以來,香港奉行「盡量扶助、減少干預」的政策,樂於支持工商業的發展。 

  貨幣制度 

  香港的貨幣政策目標是維持港元穩定。鑑於香港是一個高度外向型的經濟體系,這個目標的具體涵義就是維持港元對外價值的穩定,即維持1美元兌7.8港元的固定匯率。這個政策目標是通過聯繫匯率制度來實現。聯匯制度自1983年10月開始實行。 
 
  法治 

  香港的法律制度令人充滿信心。這個制度以普通法為根基,歷史悠久。市民和居港人士得享的權利與自由,建基於大公無私的法治體制、獨立的司法制度、完善的法援制度及自由積極的傳播媒介。 

  機場 

  香港是國際和亞洲區主要的航空中心。香港國際機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機場之一。全球各大航空公司都有航班飛往香港。現時,每周有大約3 900班定期客運及615班貨運航班從香港飛往全球約130個城市。機場全面發展後,每年將可處理旅客8 700萬人次和貨物900萬公噸。香港國際機場自二○○一年起連續五年獲英國航空業意見調查機構Skytrax Research選為全球最佳機場。 

  港口 

  2003年,香港港口合共處理了2 000萬個20呎長的標準貨櫃,是全球最繁忙的貨櫃港。葵涌八個貨櫃碼頭設有18個泊位,臨海地界總長6 000米左右,碼頭佔地逾200公頃,可容納多至18艘「第三代」貨櫃船停泊。2003年間,全球有約35 790艘遠洋輪船及182 270艘內河船隻停靠香港。這些船隻合共處理了貨物約2.076億公噸及各地旅客1 860萬人次。 

  香港正興建第九個貨櫃碼頭,以應付日益增加的貨運量。新的九號貨櫃碼頭將有六個泊位,每年可處理最少260萬個20呎長的標準貨櫃。工程預計在2004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二,經濟體制: 
  
  經濟發展 

  香港過人之處,在於高度國際化的城市、便利的營商環境、法治體制、自由貿易及自由的資訊流通、公平開放的競爭、發展完備和龐大的金融網絡、一流的交通及通訊基建、完善的支援服務,以及高教育水平的工作人口與高效率和精力充沛的企業家互相配合。此外,香港還有龐大的外匯儲備、自由兌換的穩定貨幣,以及低稅率的簡明稅制。 

  自由經濟體系 

  美國傳統基金會公布的2004經濟自由度指數,繼續把香港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令香港連續第10年維持在評級的榜首。美國加圖學院聯同全球50多個經濟學會,亦把香港評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把香港列為先進經濟體系。其他有名的機構,例如世界經濟論壇、國際管理發展研究所及經濟學人信息中心,同樣認為香港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營商地方之一。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表的《2002年世界投資報告》,香港是亞洲區內吸引外來直接投資表現最佳的經濟體系。 

  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 

  香港經濟在過去20年來增長超過一倍。本地生產總值平均每年有4.9%的實質增長,表現超越世界經濟增長速度,也超越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經濟體系的增長速度。香港按人口平均計算的本地生產總值是20年前的一倍餘,相等於約每年平均實質增加3.7%,2003年的數字達23,027美元,比多個西方國家還要高,在亞洲僅次於日本。 

  經濟政策 

  香港一向以市場主導的經濟政策著稱。市場主導,就是政府不對經濟或市場作任何指導性或強制性的規劃,同時相信投資者和企業家遠比政府官員了解市場,私人機構的活動也遠比官方的經濟藍圖更能帶領香港走上繁榮之路。經濟動力是維持本港的競爭力及為港人創造財富的關鍵。 

  「盡量扶助、減少干預」政策 

  政府極力主張「盡量扶助、減少干預」的政策。政府的主要功能,是創造最有利營商的條件,包括個人自由、法治、廉潔而高效率的公營部門和公平的競爭環境等「軟件」,以及社會發展所需的土地和基礎建設,例如學校、道路等「硬件」。 

  政府亦致力消除市場限制,以鼓勵公平競爭。在證券、期貨和銀行業,以及電訊、資訊科技和廣播等領域上,政府均致力開放市場,並取得了相當的進展。 

  政府派代表參加世界貿易組織和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等國際組織,並就航空服務等領域與其他國家談判和簽署雙邊協定,以期在國際層面捍?和促進香港的商業利益。 

  審慎理財之道 

  政府理財審慎,又維持低稅率的簡明稅制,以鼓勵工人生產和吸引企業家投資。法團業務利得稅的稅率為17.5%,薪俸稅稅率為16%,與其他國家的稅率相比,兩者均屬偏低。 

  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由緊密聯繫的金融機構和市場組成。政府的政策是維持和發展完善的法律架構、監管制度、基礎設施及行政架構,為參與市場的人士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維持金融及貨幣體系穩定,使香港能有效地與其他主要金融中心競爭。 

  香港地理環境優越,是連接北美洲與歐洲時差的橋樑,與內地和其他東南亞經濟體系聯繫緊密,又與世界各地建立良好的通訊網絡,因此能夠成為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此外,資金可以自由流入和流出本港,也是一項重要的因素。 

  金融市場  

  香港金融市場的特色是資金流動性高。市場根據有效、具透明度而又符合國際標準的規例運作。香港的勞動人口有一定教育水平,海外專業人士來港工作,也十分容易,進一步推動金融市場的發展。 

  銀行業 

  在香港經營的國際金融機構數目很多。截至2003年年底,香港共有134家持牌銀行,其中121家為外資銀行。在全球首100家銀行中,有75家在港營業。此外,香港有81家外國銀行附屬機構、分行或相關公司,以有限制牌照銀行或接受存款公司形式經營。另有87家境外銀行在香港設有代表辦事處。香港銀行的對外資產總值在全球名列高位。 
 
  外匯市場 

  香港的外匯市場發展完善,買賣活躍,在全球外匯市場佔不可或缺的地位。由於香港與海外其他外匯市場均有聯繫,因此可每日24小時與世界各地進行外匯買賣。根據國際結算銀行2004年進行的每三年一度全球調查,香港外匯市場的成交額在世界排行第六位。 

  股票市場 

  以市值計算,香港股票市場是全球最大股票市場之一。截至2004年5月,在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掛牌的上市公司有1 057間,資本總值54,844億元(7,031億美元)。 

  香港股票市場在亞洲排名第二,僅次於日本。創業板是根據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的模式而設立的第二板市場,於1999年11月開市,為新興企業,尤其與高科技業務有關的公司,提供集資機會。截至2004年5月底,共有195間公司在創業板上市,資本總值745億元(95.5億美元)。在2000年5月,有七隻主要美國納斯達克股份在香港掛牌及買賣,使香港成為亞洲區內首個提供納斯達克股份在亞洲時區買賣的城市。 

  與內地的經濟聯繫 

  香港是進出中國內地經商和投資的大門。自內地在1978年實施經濟改革及對外開放政策後,香港與內地的經濟聯繫日趨密切。 

  與內地通商 

  內地是香港最大的貿易伙伴,2003年,中港貿易佔香港整體貿易總值的43%。內地也是香港轉口貨物的最大市場兼最主要來源地,香港有約90%的轉口貨物是來自內地或以內地為目的地。 

  香港是內地,特別是南中國的主要服務中心,為內地提供多元化的金融和其他商業支援服務,例如銀行和金融、保險、運輸、會計和產品推廣等。 

  中港兩地的相互投資 

  香港公司是內地最大的外來投資者,累積投資額超過2,180億美元,佔內地外來直接投資總值約五成。香港與廣東省的經濟聯繫最為密切。本港廠商在廣東省僱用了約1 000萬名工人。內地和香港在2004年實施《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同時又推行了各項加強經濟合作的政策措施,將有助開拓香港和內地的商機。 

  另一方面,內地也是香港經濟主要的投資者,內地有2 000多家企業在香港經營業務,總投資額達2,200億美元,是香港最大外來直接投資者之一。 

  中國加入世貿 

  隨著內地經濟持續改革開放,香港作為內地服務樞紐的角色將會繼續加強,尤其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這個角色更顯重要。香港是進軍內地市場的策略貿易伙伴,同時也為開拓內地市場業務的外國企業提供各類商業支援服務,在這方面所擔當的角色,非常重要。另一方面,隨?越來越多內地公司有意開拓海外市場,香港也可扮演中介人的經紀角色。 

  中國的南大門 

  香港是進入內地經商和旅遊的大門。2003年,香港居民返回內地的次數約5 260萬人次,外地旅客經香港進入內地的次數共271萬人次。每日有116班客輪、約170班航機、超過400班列車及35 400架次的車輛穿梭中港兩地。 
 
  三,生活面貌: 
  
  政府體制 

  根據《基本法》,除防務和外交事務外,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行政長官 

  行政長官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首長。行政會議的成員由行政長官委任,負責就重要決策向行政長官提供意見。行政長官 

  代議政制 

  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代議政制架構下,中央層面為立法會,負責制定法律、控制公共開支,以及監察行政機關的表現。地區層面則有18個區議會,分別就所屬地區的政策推行事宜提供意見。立法會全部60位議員透過選舉產生,議員任期為四年。第三屆立法會選舉於2004年9月12日舉行。 

  全港18個區議會共有民選議員400位、當然議員27位、委任議員102位。區議員的任期為四年,由2004年1月1日起生效。 

  行政架構 

  政府在2002年推行新的主要官員問責制。在這制度下,政府主要官員,包括三位司長(即政務司司長、財政司司長、律政司司長)和11位局長,會就其負責範疇的事宜,承擔全部責任。 

  所有主要官員均獲委任為行政會議成員,各自負責其範疇內的所有事宜,包括:釐定政策目標和方針;構思、制定和推行政策;以及為政策的成效承擔責任。 

  法律制度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律制度,建立在法治和司法獨立的穩固基礎上。根據「一國兩制」的原則,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律制度以普通法為根基,與內地的制度並不相同。 

  司法機構 

  香港的成就和持續享有的優勢,建基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司法制度。這個制度按照普通法法制的基本原則運作,完全獨立,絕對不受制於行政和立法機關。無論糾紛是涉及個人、法人社團還是政府,法庭都會獨立作出裁決。 

  終審法院 

  終審法院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最高的上訴法院。終審法院以首席法官為首,成員包括三位常任法官、八位非常任香港法官和九位來自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非常任法官。聆訊和裁決上訴時,終審法院可邀請一位非常任香港法官或一位來自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非常任法官參加審判。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是司法機構的首長,由司法機構政務長協助處理司法機構的整體行政職務。 
 
  就業 

  人力是香港最寶貴的資源。政府的方針是確保香港擁有幹勁十足、勤奮上進、適應力強且質素不斷提升的工作人口,以提高本港經濟的競爭力。 

  勞工市場 

  全港勞動人口約350萬,其中男性佔56%,女性佔44%。大部分就業人口(85.2%)從事服務行業,其中從事批發、零售、進出口貿易、飲食及酒店業的佔31.3%;運輸、倉庫及通訊業佔11.2%;金融、保險、地產及商用服務業佔15.1%;社區、社會及個人服務業27.6%;從事製造業的只佔5.4%。 

  工資 

  2003年,批發、零售、進出口貿易、飲食及酒店業的督導人員、技術人員、文員,以及各類非生產工人的平均月薪為11,549元(1,481美元)。製造業技工及操作人員的平均日薪為321元(41.20美元)。 

  教育 

  教育是公共開支中的最大項目,預算開支約佔經常開支總額的五分之一。政府設有學生資助計劃,使學生不會因財政問題而失去受教育的機會。 

  九年免費教育 

  香港提供九年免費普及基礎教育。凡年齡介乎6至15歲的學生,均可免費入學。所有在受公帑資助學校修畢中三,並有能力及有志升學的學生,均獲分配資助中四學位或職業訓練課程名額。在有關的年齡組別中,有48%能夠接受專上教育。 

  資訊科技教育 

  為確保年青一代具備所需的視野及能力,以應付現今資訊時代的挑戰,政府在1998年發表了一份有關資訊科技教育的五年策略文件。有關策略主要涵蓋四部分,包括讓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資訊科技和接上互聯網、為所有教師提供培訓及支援、在學校課程中應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以及建立有助推動資訊科技教育的社會文化。五年來,該策略在本港教育方面帶來了重大的變化。2004年3月,政府公布制定了有關資訊科技教育的新策略,並徵詢公眾的意見,諮詢期長達兩個月。經考慮收集得來的意見後,政府計劃在2004/05學年起推行新策略。 

  高等教育 

  香港有11間頒授學位的高等教育院校,包括七間大學和一所師資培訓學院;另外三所則是香港樹仁學院、香港公開大學和香港演藝學院。 
 
  四,活力之都: 
  
  旅遊業 
 
  香港被譽為最受旅客歡迎的亞洲城市。2003年,乘搭海陸空交通工具來港的旅客達1 550萬人次,當中以內地和台灣旅客居多。 

  香港是一個中西合璧的城市,既保留?傳統的中國文化,又深受英國殖民地時代的影響。香港位處廣東沿岸,地方色彩相當濃厚,同時也是積極發展高科技的現代化城市。香港是一個多姿多采的旅遊勝地,除了有獨特的文化遺產,包括廟宇、圍村、祠堂和富殖民地色彩的古物古蹟,郊外和郊區亦不乏消閒探勝的好去處。 
 
  旅遊業的發展 

  政府致力提高香港作為旅遊熱點的吸引力,現正?手進行多項令人振奮的計劃,包括國際濕地公園、嶄新的世界級演藝場館、通往大嶼山天壇大佛的吊車系統及中環心臟地帶的文娛飲食中心。 

  香港迪士尼 

  政府與華特迪士尼公司達成協議,在香港興建一個世界級的國際主題公園、度假區╱酒店以及一個購物、飲食和娛樂中心,使香港這個國際旅遊勝地踏進新紀元。迪士尼公司選擇在香港(繼東京、巴黎之後)興建第三個海外國際主題公園,足以證明對香港信心十足。這項計劃將會提供最優良的康樂設施,令香港市民的生活更添姿采。迪士尼公園第I期位於大嶼山,佔地126公頃,將於2005年落成開放。 

  出入境 

  回歸後,香港特別行政區依然擁有施行出入境管制的自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對訪客實施非常寬鬆的簽證政策。目前,超過170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士可免簽證來港旅遊7至180日不等。 [ 入境事務處 ]

  香港歡迎外地的專業人士和商人來港工作或投資。凡申請來港居住、工作、深造或投資的人士,在抵港前必須獲發簽證或入境許可證。 

  過境交通 

  隨著香港與內地的經濟及社會聯繫日益密切,過境交通量近年大幅增加。除了行走香港與內地的直通火車由紅磡開出外,羅湖是目前唯一通往內地的鐵路邊界通道,處理的客運量已接近飽和,平日約達223 500人次,節日和周末、周日更達266 500人次。羅湖邊界通道的開放時間由上午六時三十分至午夜十二時。 

  此外,每日有對開14班直通火車往來九龍至廣東省各城市,隔日亦有來回香港至北京、上海的直通火車服務。 

  香港與內地之間現有三條道路跨界通道,分別位於落馬洲、沙頭角及文錦渡,每日處理超過35 300部過境車輛。2003年,開辦過境旅遊巴士服務的公司有82家,每日來往兩地的過境旅遊巴士約1 300架次。每日經三條跨界通道過境的旅客有77 000人次。此外,行走落馬洲與深圳皇崗之間的穿梭巴士平均每日載客31 870人次。穿梭巴士提供通宵載客服務。 

  位於九龍的中國客運碼頭和港島的港澳碼頭的跨界渡輪服務,可接載乘客前往內地20多個港口和澳門。2003年,來往內地和澳門的旅客分別約有610萬和1 020萬人次。香港擁有全球最龐大的快速渡輪隊,輔以噴射飛翼船和噴射雙體船,為乘客提供服務。 

  出入境交通 

  以船隻抵港和離港次數計算,香港港口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2003年,約有436 600艘船隻進出香港,接載的乘客數目約為1 860萬人次。 

  香港國際機場是全球最繁忙的機場之一。2003年,經機場出入境的旅客共有2 680萬人次,出入境航機數目達187 508班。 

  康樂文化 

  康樂文化為香港市民提供豐富的生活。政府的目標是創造一個理想的環境,鼓勵自由創作,促進藝術多元化發展,讓體育成績更加超卓,使康樂活動更為普及。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
  
  文化康樂活動 

  香港主辦各類型的文化康樂活動,包括香港藝術節、香港國際電影節、國際綜藝合家歡、秋季專題藝術節、花卉展覽及與傳統節日有關的慶祝活動。 

  體育競賽 

  在香港舉行的多項體育競賽中,主要有每年的七人欖球賽、國際賽馬、世界醒獅邀請賽、國際女排挑戰賽,以及網球、壁球、高爾夫球、保齡球、田徑、足球和草地滾球國際賽事。 

  表演場地 

  香港有大小不同的表演場地,規模最大的是香港體育館,可容納12 500名觀眾,及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可容納2 000名觀眾;而一般社區文娛中心,每個可容納450名觀眾。 

  博物館 

  香港有多個博物館和藝術館,印證香港融匯中西古今的優良傳統。正因為文化根源深厚,各館除了展出當代設計的藏品,還收藏了價值連城的中國古代文物和藝術作品。香港科學館的展品多屬互動形式,益智又有趣味性;香港太空館放映闊銀幕的全天域電影及天象節目;香港藝術館展出最珍貴罕見的中國古代藝術品;對茶藝有興趣的人士,不應錯過茶具博物館,重溫華夏文化的茶道藝術及精萃。 

  郊野公園 

  郊野公園為香港增添寶貴的綠化地帶,深受愛好遠足和大自然的人士歡迎。香港有23個郊野公園和15個特別地區,佔地共41 582公頃,所在地包括景色怡人的山崗、林地、水塘,島嶼、迂迴曲折的海岸線、沼澤和高地。這些地區需要悉心保護,以確保自然生態得到護理,戶外康樂活動、郊野教育工作、旅遊活動和科學研究得以進行。另外還有四個海岸公園和一個海洋保護區,面積共2 430公頃,所在範圍包括沿岸優美的地區、海域和重要的生態棲息地。 

  國際濕地公園 

  米埔沼澤區是香港最重要的野生生物保護區之一。根據《拉姆沙協定》,米埔沼澤區被列為「具有國際意義的濕地,特別是作為水禽棲地的濕地」。該處的泥灘、魚塘、沼澤和矮紅樹林佔地約1 500公頃,為野生生物(特別是候鳥和留鳥)提供大片棲息地。據觀察所得,在米埔沼澤區內棲息的鳥類約有 300種,當中最少有110種是香港其他地方難得一見的。 

  傳統節慶 

  中國曆法有五個主要節日,最重要的是農曆新年。正月初,親友互相拜年送禮,小朋友更獲派「紅封包」。端陽節在農曆五月初五,時值初夏,人們賽龍舟、吃粽子。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為了慶祝佳節來臨,人們互相餽贈月餅、美酒和鮮果。中秋節當晚,男女老幼到公園和郊外燃點彩燈賞月,盡慶而返。暮春的清明節和農曆九月初九的重陽節是掃墓祭祖的日子。不少市民在重陽登山,紀念登高避難的古人。 

  五,常用、基本資料(2003年12月) : 
 
  人口:680萬 

  整體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 300人 

  面積:1103平方公里;其中香港島:81平方公里,九龍:47平方公里,新界:747平方公里,離島:228平方公里。 

  天氣:每年平均雨量2 214.3毫米;最高氣溫:攝氏36.1度(1900年8月19日和1990年8月18日),最低氣溫:攝氏0.0度(1893年1月18日);最高風速:每小時284公里(1962年9月1日颱風溫黛襲港期間) 

  房屋:31.3%的人口居於公營房屋單位,包括689 450個公屋租住單位和352 300個資助自置居所單位 

  交通運輸 

  道路:全港道路共長1 934公里,領有牌照的車輛有524 253部,即平均每公里道路約有271輛車行駛 

  橋樑:青馬大橋(主跨距長1 377米)– 全球最長兼有公路和鐵路的吊橋;汲水門橋(主跨距長430米)– 兼有公路和鐵路的斜拉式設計橋樑;汀九橋(兩主跨距總長923米)– 斜拉式設計行車橋樑。 

  空運:航機187 508班次;乘客2 680萬人次;運載貨物260萬公噸。 

  海運:抵港遠洋船隻35 790航次;離港35 120航次;港口貨物吞吐量2.076億公噸。 

  貨櫃吞吐量:2 040萬個20呎長標準貨櫃單位。 

  國籍 

  華裔佔大多數 95% 
  持外國護照人數 523 880

  就業 

  受僱總人數:323萬 

  平均工資:每月10,692元 
                             資料來源:特區政府網站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