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如武斷賦紅碼,則不利於抗疫大局
http://www.CRNTT.com   2022-06-15 18:10:50


  據相關報道,此前備受關注的鄭州部分村鎮銀行儲戶健康碼被賦紅碼一事出現新進展。多名儲戶向相關媒體表示,6月14日11時左右,他們的健康碼已由“紅碼”轉為“綠碼”,該信息獲得鄭州相關部門的進一步確認。

  健康碼一旦出現“紅碼”絕非小事,因為被賦“紅碼”之後,民衆便不能進入餐館、超市等公共場所,也不能乘坐公共交通,對其生活產生巨大影響。如果不是確因抗疫,那麼對此事不可等閑視之。因為,所有的抗疫措施必須科學精准,如此方能達到最佳的抗疫效果。如被武斷賦“紅碼”,不僅影響正常的生活生產秩序,更會危害我國抗疫大局。

  有關部門一直強調,“動態清零”總方針強調精准,努力精准平衡抗疫和經濟社會發展、正常生活生產之間的關系。這裡的關鍵詞是“精准”,而如武斷賦“紅碼”的行為不僅違反了精准原則,而且有違法嫌疑,因為“紅碼”可能導致公民行動自由受限,而根據我國相關法律,限制公民自由的行為必須由有權力這麼做的部門嚴格依法和按照程序做出。因此文首這一情況,相關責任人是否違法,值得有關部門進一步調查。

  抗疫是全國一盤棋,精確的信息對於抗疫的成功至關重要,疫情信息引導政府資源投入的方向,幫助實現抗疫資源配置的效用最大化。而如無合理理由賦予“紅碼”相當於“謊報”疫情,如果任其進入國家信息系統,無疑將對抗疫的資源配置工作造成嚴重幹擾。這種極少數人的違規行為可能造成不良影響,就全國範圍而言,對此必須加以警惕并防範其複發的可能。

  全國疫情防控的一個主題是抗疫需求與公民信息權和隱私之間的平衡。為防範病毒擴散,相關部門必須掌握一定的公民信息,這樣便於精准抗疫。同時,信息的獲取應當在合法的範圍之內。信息的獲取也必須符合人人平等的規則,即對所有人適用同等的條件。2021年出台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對處理敏感個人信息作了專門規定。

  此次事件中,只有這些銀行的儲戶被賦“紅碼”,顯示出背後可能存在個人信息洩露現象,可能需要進一步調查。就抗疫工作而言,全國應該一盤棋,規範防疫工作,防止過度防疫。(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特約評論員:劉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