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內容“搬運工”的好生意 知網是否織就一張“壟斷網”?
http://www.CRNTT.com   2022-04-20 18:55:59


  知網貴到連中國科學院也用不起了?近日,知名學術數據庫中國知網再度被推上輿論風口。起因是網上流傳的一則疑似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通告顯示,由於2022年知網續訂費用接近千萬,計劃通過其他數據庫對知網形成替代。消息持續發酵,雖然隨後知網方面回應,該消息不屬實,但有中科院內部人士表示確有此事。

  事件再度引燃了“天下苦知網久矣”的抱怨與質疑。爭議浪潮中,昨天,知網通過官方微信公衆號發布一則聲明表示,將繼續為中科院所屬各院所提供正常服務,隱隱有“服軟”的意思。不過,即便這一事件得以解決,近年來頻頻曝出的高昂收費、版權侵權等問題,或因知網在本土學術數據庫市場上的一家獨大。

知網高額收費頻惹爭議

  知網昨天發布的聲明稱,2022年,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對包括知網數據庫在內的國內外部分數據庫的采購模式進行了調整,由統一集中采購模式轉變為有需求院所組團聯合采購模式。經過友好協商,調整知網數據庫訂購模式的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同時,知網表示,在過渡期間,知網將繼續向中科院所屬各院所提供正常服務,直至2022年度協議簽署并啓動服務。

  事實上,在這次中科院“不堪重負”之前,已有多家大學因知網高額的續訂費用一度停用,包括武漢理工大學、北京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然而,由於對知網的高度依賴和無法找到有效替代項,部分高校最終不得已又選擇了妥協。例如武漢理工大學,在抱怨知網每年以100%的價格漲幅報價并宣布停用幾個月後,又再度與其合作。

內容“搬運工”的好生意

  讓知網被口誅筆伐的原因不僅僅是其向用戶收取高額費用。由於知網并不產出內容,其多年來以極其低廉的價格,甚至不花一分錢的侵權形式獲取海量論文資源,也讓不少作者感到憤怒。

  去年,89歲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趙德馨將知網告上法庭,原因是其著作的100多篇論文在全部沒有獲得授權的情況下被放上知網。趙教授在沒有獲得一分錢稿費的情況下,即便下載自己著作的論文還需要花錢。最終,法院判知網賠償趙德馨70餘萬元。趙德馨教授曾經的學生、退休教授蘇少之同樣打贏了和知網的維權官司。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