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築牢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支撑
http://www.CRNTT.com   2022-04-18 19:31:01


  4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意見》為今後一個時期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了行動綱領,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意見》指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支撑和內在要求”。國民經濟要實現順暢的循環,必須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國民經濟循環涉及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活動,這些活動通過市場形成了經濟循環。經濟學從創立之時起,就認識到了分工和市場的作用。經濟學的創立者之一亞當•斯密就明確指出,分工能够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分工的程度取決於市場的規模。馬克思繼承和發揚了斯密的觀點。從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制造業增加值規模已連續多年高居世界第一,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形成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之所以能形成如此完整的產業體系,與我國擁有超大規模的市場體系有密切關系。近些年,科技進步為深化分工并形成新的業態創造了條件,但這些新的業態能否產業化,能否發育形成大規模的產業,取決於相關市場的條件。因此,為了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要注重在“統一”上下功夫。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我國已經形成了各類市場,涉及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與此同時,也存在著不同領域、不同類別市場之間難以有效融合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有的是由於管理制度上的不統一造成的,有的是由於設施上的不統一造成的,有的是由於技術標准上的不統一造成的。要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必須如《意見》所要求的那樣,在制度、設施、標准等方面盡快實現對接和統一,破除形成統一大市場的各種障礙。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要注重在“完善市場信息交互渠道”上下功夫。信息溝通交流是市場最為重要的功能。只有充分的信息溝通,才能形成交易;只有較為完備的信息傳播和交流,才能形成合理的價格。當前,我國在綜合信息平台建設上還存在不足。例如,由於產業上下游的信息不够共享,用戶體驗的信息不能較為准確地傳達到制造商那裡,制造商就無法較好地適應市場需要來改進產品。有些服務類產業中,某個服務提供商處於較為核心的位置,所掌握的信息涉及到相關的各類企業,但由於缺乏綜合信息平台,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信息的快速傳播和企業生產計劃的制定,不利於提高企業運營的效率。應按照《意見》的要求,加快信息平台建設,完善市場信息交互渠道。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要注重在服務類市場建設上下功夫。當前,我國服務市場發展相對於商品市場有些滯後,這是我國服務產業增加值占整個經濟規模的比重偏低的重要原因。更深層的原因則在於我國服務類市場在規範和標准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盲區。由於規範和標准尚待健全,市場仍存在一些混亂現象,居民未能完全放心消費,制約了產業的發展。反過來看,由於規範和標准還不够明確,監管部門在服務業領域的“放管服”改革方面更加謹慎一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民營企業進入的積極性,有些產業的發展也就受到影響。

  總體來看,《意見》的內容非常豐富,涉及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對於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將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期待各級政府和各類企業,貫徹落實《意見》的精神和要求,加大統籌協調力度,把我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提高到新的水平。(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張永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