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十年過去了,怎樣才能把9.11交還給歷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15 22:17:56  


圖為9月11日在美國紐約拍攝的“9.11事件”十周年紀念儀式現場。
  一日。十年。直到現在,世界仿佛還拖曳著那一天的長長陰影,如同一個揮之不去的尾音,交織著太多的悲傷、憤怒、勇氣、希望與憐憫。這一天是如此漫長,既不因本•拉登被海豹突擊隊擊斃而結束,也不會隨著美國從伊拉克的逐步撤軍而消失。它已經變成歷史中一個堅硬的喉節,固執地對著後來的日子發聲。

  這是個因此而被改寫的世界。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劇烈變化,百年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的變奏,都可以追溯到這一天。而阿拉伯之春的故事,更像一個意味深長的回響,發生在這十年行將結束之時。
  9.11事件的插入,使得一切看似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十年內發生兩場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宛如沉重的鉛石拖著美國經濟下墜,原本應該結束的低息周期繼續推進,更多的香檳端上了已經顯得瘋狂的宴會,那些垃圾或者有毒資產通過巨大的杠杆滲透到全球的金融體系,並進入經濟的肌體,將全球經濟推入峭壁邊緣。十年過後,美國被終結了AAA的主權評級,隨著歐債危機愈演愈烈,原本艱難的復甦變得更為反覆。 

  更多的角色陸續登場,而劇情再也不同。曾被視為冷戰產物的北約得以維持,並成為戰爭的載體之一。有觀察家認為,美國不得不繼續在中東徘徊,大大延遲了它進入太平洋的時間。而關於歐盟的命運也處於十字路口:要麼繼續向歐元區國家主權財政方向行進,要麼向縮水版的歐元區退縮,關於解體的預言也變得不那麼危言聳聽。在這一系列變化當中,像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在全球事務的話語權正變得越來越大,類似於“中國時時在場、美國處處缺席”這樣的判斷固然有些誇大其辭,但言語中透露出的焦慮卻也十分真實。對於處於聚光燈下新興市場國家,其實更需要冷靜。9.11事件的發生並不是美國衰落的開始,美國仍然依靠著其頑強的機制修復能力維持著世界老大地位。世界變了,但這只是變化的開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