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面對到非洲建校的習慣性焦慮
http://www.CRNTT.com   2011-08-20 14:24:56


  近日,24歲的 “中非希望工程”執行主席盧星宇躥紅網絡。 “中非希望工程”將在10年內為非洲捐建1000所希望小學,耗資約為20億元人民幣。這個女孩如此年輕,又掌管著一筆如此龐大的資金,與該項目合作的青基會也被捲入其中。

  這些景象,似乎又回到了郭美美事件,所以有人說,“盧美美將是最新網絡紅人”。根據現有資料,這種比較顯然是簡單、草率,而又亢奮的,又可以折射出一種比較普遍的社會情緒。

  兩個女孩確實有一些相同點:她們都很年輕,又和巨額財富存在聯繫。而她們又完全不同:郭美美有一個不清不楚的幹爸,以一種不明不白的方式接觸到慈善,其財富居然是“股神”媽媽創造的奇跡,說不清所以才能會重創中國慈善業的誠信。與此相比,盧星宇的個人情況要透明得多,而且顯然也有錢得多。

  從一開始,郭美美是公然炫富,引爆自身;而盧星宇的事跡雖然上過報紙,也算躺著中槍。本周起北京大興拆除打工者子弟校,有旁觀者舉出“中非希望工程”的例子,兩相比較,對“有錢到國外建校,無錢在國內建校”,表示不滿。

  這種憤怒,從一開始建立在一種嚴重的誤解之上。這筆慈善基金,並不是官辦慈善向公眾勸募的,而是一群企業家主動捐贈的,所有可以有指定用途,完全可以用於國外。沒有哪條規定說過,個人做善事還先要幫助本鄉本土的,之後才能幫助外人。幫助哪裡的孩子上學,是企業家的個人自由;幫助農民工子弟求學,是政府的義務。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