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面對到非洲建校的習慣性焦慮
http://www.CRNTT.com   2011-08-20 14:24:56


 
  類似的誤解還有,24歲就擔任重職很不公平,難以服眾。應該看到,《基金會管理條例》並未規定捐款人的親屬不能在基金會中任職,中非希望工程基金的章程也未做出這一限制,可見盧星宇擔任執行主席並未違反規定。

  事件焦點還是中國慈善透明公開的老話題。如果青基會可以披露全部財務數據,由人查閱,一切質疑自然煙消雲散。可是,只要與官辦慈善合作,相關資料就很難得到。這倒不一定是有貓膩而存心抵制,只是還遠遠沒有規矩,以及准行政機構的天然低效率。所以,才沒有記性似的一次次引發重大信任危機。

  雖然存在猜測,依據現有證據,還無法形成強力質疑。一看到農民工子弟失學,就認定商人應該掏錢;一看到貌美女孩超級有錢,就懷疑她的清白和來歷;一看到年紀輕輕就擔任了“主席”,就覺得存在不正之風。這就是眼下最大的問題。

  如此人聲鼎沸,是因為很多人感到焦慮,生怕自己上當受騙,拼命想多知道點什麼,可又受環境制約而一知半解,從憑空猜測就可能轉向妄加解析。為了緩解這種普遍存在的焦慮,說一千道一萬還得公開透明。(時間:8月19日 來源:遼沈晚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