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看得見的勾兌醋,看不見的國標和利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9 17:24:06  


  山西省醋產業協會副會長王建忠曝出,市面上的山西陳醋95%為勾兌醋。又見“勾兌”。聽多了牛奶勾兌、食用油勾兌、豆漿勾兌、骨湯勾兌,網友驚呼“還有什麼不是兌的?!”。至此,開門七件事中,除了能吃的,應該只有“柴”不會是兌的。

  儘管王建忠後來稱“陳醋95%為勾兌”屬誤讀,山西醋產業協會也聲明:山西陳醋全部是純糧釀造,不存在醋精勾兌一說,但這並不能平息輿論質疑。行業協會的“自證清白”只能越描越黑,在一個“信不信由你,我反正信了”的時代,民眾拿什麼去“相信”?國標嗎?很不幸,關於醋的標準我們竟然有兩個。一個是“釀造食醋”的國標,還有一個是“配制食醋”的行業標準。雙重標準之下誕生出了5%的釀造醋和95%的勾兌醋。如果你不幸淪為占95%的大多數,那麼恭喜你,買到了正宗的“配制食醋”,而剩下5%,如果是“專供”或協會特別“認證”,應該還能見到。

  是誰縱容了“退而求其次”的行業標準大行其道?這個問題很不好說,縱然有“陳釀醋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這類堂而皇之的理由,那麼“國標缺乏檢測手段區分釀造醋和勾兌醋”又作何解釋?

  國標無法檢測,想起來讓人後背發涼。如此推算,陳醋行業基本依靠的是企業“道德血液”和所信仰的“商業倫理”,但這似乎更可怕。即使承襲晉商百年傳統的山西釀醋企業能做到,但打著山西陳醋旗號的其他企業能做到嗎?沒有比“無從監管”更可怕的了。標準一低再低,檢測手段少之又少,造成了監管“無心又無力”的局面。國標已是食品安全的底線,如果底線不底,成為跳起來都摸不到的天花板,那麼公眾如何放心食用?山西老陳醋已積攢下百年品牌效應,決不能讓標準缺失毀了一個行業。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