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人民日報:台北故宮豈能“去中國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26 10:36:08  




  北京故宮博物院副研究館員梁金生先生說,博物館研究、文物研究的本質就是溯本追源,無論是收藏、研究還是拍賣市場,文物的年代、出處都是文物的基本信息,是其價值的决定因素。他舉例說:“同樣是一枝筆,皇宮用品和民間所用有不同的價值,台北故宮文物最大價值就是‘來自北平故宮’,是皇宮之物,去掉‘北平’或‘北京’的印迹,是對這些文物的極大傷害。”

  梁金生反問:“台北故宮寶物來自北京故宮,這抹煞得了嗎?‘組織條例’有人提筆要删要改,但歷史是無法改變的。抹煞和扭曲故宮文物的歷史,是對學術的粗暴踐踏,會留下千古笑柄。抗日戰爭時期前輩們護送國寶南遷,在世界文物史上創下了奇迹,台北故宮如果要‘去中國化’,是對保護文物前輩的大不敬,讓我們這些兒孫輩情何以堪?”
  
  梁金生的祖父梁廷煒1949年護送國寶赴台,留下歷史記載:第二批文物1949年1月6日運出,9日到基隆,共計1680箱……
  
  報道指出,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成立80周年院刊上看到,這段歷史被冠以充滿感情的標題,故宮館藏國寶“從此分兩地”。梁金生的家族也因爲護送國寶赴台“從此分兩地”。然而談到兩赴台灣的經歷和與台北故宮同行的來往,他說:“沒有陌生感。甚至兩院入庫人員的工作服都是藍色的,管理文物辦法、文物包裝模式也不約而同,台北故宮的文物編號依然保留北京故宮‘天地玄黃’的原序列。兩岸專業人士源出一家,都繼承了建院初期一致的工作方式與風格。”
  
  梁金生認爲,兩岸“故宮人”在學術研究、文物管理等方面給彼此提供方便,交往得很愉快。“如果沒有政治的干擾,少些荒謬的動作,兩岸故宮能充分共享資源,對學界將是福音”。
  
  台北故宮屢遭“獨”手

  此次台有關當局修改台北故宮“組織條例”,不僅删除“寶物來自北平故宮”等內容,還將“加强對中國古代文物藝術品之徵集、研究、闡揚”改爲“加强對國內外文物及藝術品的徵集、研究、闡揚”,“去中國化”的意味非常明顯。

  台北故宮遭遇“獨”手干擾不只這一次。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謝郁女士指出,台灣當局幾年前曾試探將“故宮”改名爲“福爾摩沙展覽館”、“萬國博物館”,還要將“故宮”一分爲二成“台灣館”和“中國館”,把館藏文物也一分爲二成“台灣文物”和“中國文物”……這些動作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企圖抹掉中國印記,割裂台灣與祖國大陸的聯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