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森:跑了八年 “馬”路更險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23 12:13:22  


市府惜別會,八年市政拚出皺紋,馬英九:自己老好多。
  中評社香港12月23日電/馬英九率國民黨力拚北高市長選舉,結果仍是“北藍高綠”,和綠營維持平盤。雖然他面對大好政治環境,無法贏回高雄市,成了他問鼎2008年的障礙,但馬英九即將卸任台北市長,8年政績評價如何?此一問題更為嚴峻,因為馬英九的政績,和他個人政治形象,正隱約交互影響著。 

  東森新聞報道,就現代化社會資訊快速流通、以及民選制度為主的國家來看,一個從政者的政績好壞,往往不是從單方面的施政績效,就可順利獲得人民支持,其中還受到人民對該名從政者的政治形象所影響。 

  台北市歷任市長裡,至今仍為市民耳熟能詳且能充分感受到政績的,大概有黃大洲、陳水扁,以及即將卸任的馬英九。 

  黃大洲雖屬官派,但其任內市政建設規劃最多,對台北市迅速都市更新、成長的影響也最大,可是黃大洲面對民選挑戰時,其施政績效,始終無法獲得認同。當時讓市民最感震撼的,就是一個捷運站垃圾筒進價,竟然高達萬元。 

  當時首屆民選市長選舉,不是“棄黃保陳(陳水扁)”,就是“棄黃保趙(趙少康)”,最後由民進黨陳水扁接掌市政。可是12年過去了,台北市現在仍有大部分的市政建設成果,應算在黃大洲政績內。 

  陳水扁的無法獲連任,似乎巧恰巧與黃大洲相反。陳水扁當年選台北市,喊出“快樂、希望”,4年市長任內,確實辦了許多慶祝活動,也不時的在“收割”過去前任黃大洲任內規劃的建設,一度獲得“剪綵市長”稱號;但陳水扁近7成的市民滿意度,仍舊無法打敗政治操守形象更為正面的馬英九。 

  如今馬英九任滿兩屆共8年的市長任期,台北市的建設更為現代化、文化工作、各大族群語言推展,也逐漸日常生活化,軟、硬體建設都趨成熟,按理說,市民對馬英九的政績應更為肯定,但事實卻非如此。 

  如果回首馬英九8年市長任內,究竟做了什麼?恐怕很多市民會一問三不知,只會記得“小馬哥”很帥,很會跑步,經常勤跑基層;若再問下去,大概就會記得近月來發生過的大事,例如9月、10月的倒扁風潮因應、市長特別費問題,以及經常南下高雄市輔選等等。 

  因此,馬英九8年市長政績如何?成了大家的問號,但馬英九在政治行為上的表現,卻成了大家的驚嘆號!如果馬英九再度面臨大區域選舉,在台北市得票的情形,能否再創下4年前尋求連任時,獲得87萬票更高的票數?這將成為一大問題。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