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罷扁案對台灣政局的意義與影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22 10:29:27  



  罷免案促使民進黨團結

  然而,國親的合作卻也促使了民進黨的團結。原本民進黨內部人士對於總統府高層的貪腐亦有不滿,對陳水扁亦有批判之聲。但在國親加緊罷扁的攻勢後,民進黨中央及所謂的「蘇謝呂游四大天王」反而發出了鞏固領導中心的聲音。民進黨如此做的原因:第一、若陳水扁被罷免下台,將對民進黨的形象及力量造成重創。畢竟阿扁是目前民進黨檯面上的共同領導人,若因貪腐及無能而被罷免,無異向外宣告民進黨整體的形象就是如此,過去六年的執政是場徹底的失敗,未來的前景將很黯淡。第二、若阿扁下台,民進黨一時之間將失去領導的重心,恐將陷入群龍無首的局面;未來尋求接班的四大天王目前各懷鬼胎,均不願對手取得先機。倘若阿扁下台,呂秀蓮將繼任總統大位,蘇貞昌、游錫堃、謝長廷均不樂見此一結果。因此,民進黨內雖知道挺扁違背了過去奮鬥的宗旨及多數台灣人民的期望,但在顧及到眼前利益的情形下,也衹有無奈地反對罷免。

  民進黨成功轉移焦點

  為了抵銷罷免的力量,民進黨再度祭出了族群牌與悲情牌。明明是政府清廉與否的問題,民進黨高層卻將國親的罷扁案,說成了是政爭,並且鼓勵其外圍社團及支持者,出面散播此為泛藍有意奪取本土人士權力,喊出「捍衛本土政權」的口號,刻意操控族群意識。因此,在國親提出罷免案後,島內的股市連續下挫,社會人心惶恐,一片政治風暴及社會動盪即將來臨的氣氛,使部分中間人士對罷免案因擔心代價過高而採取遲疑的態度。其次,陳水扁個人至故鄉向鄉親訴說其遭泛藍打壓,向黨內人士訴說其妻子身體不佳,扁的母親也出面表示其兒子遭人欺負。這些都在營造扁個人及其親人遭到不公平(尤其是來自泛藍群眾)欺壓的形象,以爭取泛綠選民的同情與支持。這些招式果然也產生了效果,台灣南部地區的民眾是次反對罷免的聲音最為強烈,部分泛綠支持者也轉而公開批判馬英九及宋楚瑜,南部地下電台甚至鼓吹刺殺馬英九;在多次泛藍集會罷扁的活動中,也出現了零星的泛藍與泛綠的群眾衝突。於是原本是件追究政府高層貪腐的法律及政治行為,卻又逐漸轉成藍綠對抗的政治鬥爭。

  罷免案雖未過關
  但對未來政治發展影響深遠

  罷扁案最終在立法院未能過關,主要係台灣政黨政治結構的因素,在民進黨立委不願投贊成票的情形下,無法達到三分之二的通過門檻。儘管如此,此案對於台灣的政治發展,仍具有重要的影響。

  首先,這是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後首次對總統的罷免提案進行表決,即使沒通過也留下了歷史的紀錄;並代表台灣的民主政治仍有制衡的力量,上位者若貪腐或政績不佳,將面臨人民及議會的制裁。

  第二、台灣的民主政治仍未臻成熟。面對政治人物的不法及無能,人民及反對黨本就有罷免的權利,不論是否同意罷免案本身,均可在憲政及法律的體制內進行良性的互動,一如當年美國對尼克松及克林頓的彈劾案。但台灣此次的罷扁案,卻看到被罷免的政治人物以族群或政黨對抗的意識動員群眾來支持自己並反擊對手;而部分人民也不能展現成熟的公民意識,不懂得政治罷免的意義,也忽視了政治人物違法亂紀的行為,反而從族群及政黨對抗的角度來看待此一問題,不僅失去了自己身為公民的權利,也縱容了貪污無能的政治人物。

  民進黨未來終必付出代價

  第三、民進黨雖然反對罷免案,但竟然不敢進到立法院會場投下反對票,充分反映出不敢替阿扁正面背書及自己的心虛,擔心在人民面前留下難堪的投票記錄。此種矛盾的行為,正印證了前面所分析的民進黨內部在面對阿扁集團腐化的進退兩難困境。然而,多數的台灣選民畢竟仍認為陳水扁已不適合繼續擔任總統,罷扁案到最後逐漸降低了聲浪,只是因為部分民眾(尤其是中間選民)擔心政治經濟的動盪,不代表他們已原諒了扁的行為。民進黨的作為只是顧及到政黨自身的利益,卻與多數的台灣選民脫節,未來終必付出代價。此點從罷免案表決過後台灣民調顯示,認為民進黨不清廉的比例已超過認為國民黨不清廉的比例即可得到驗證。部分親綠的學界及社運界的菁英,在罷扁案失敗後仍連署及發表聲明要求阿扁自動下台,可見多數人心的趨向。民進黨為了護衛阿扁,卻將整個黨的形象陪葬進去,絕對是得不償失。未來在今年底北高市長及市議員及明年的立委選舉,甚至是二○○八年的總統大選,將可看出台灣人民對民進黨的失望與不滿。

  第四、此次罷免案表決時,台聯黨立委倒是出人意料之外地進場投了棄權票,雖然他們並未支持國親的罷扁提案,但也不願替陳水扁護航背書,這對於高喊捍衛本土政權的民進黨而言顯然相當尷尬。台聯的舉動顯示,他們也不認為陳水扁集團是清廉的,因此雖然台聯也高舉本土路線,但卻不願為貪腐背書。台聯的另一個盤算可能是,既然同為所謂的本土政黨,為何不趁民進黨形象低落時,攫取渴望清廉的本土選票,以擴大自己的力量,成為泛綠陣營中的龍頭,何必始終屈居於民進黨之下?台聯的舉動,從政黨發展的角度而言,絕對是明智的決定。相信未來台聯與民進黨在泛綠陣營中的競爭必然會加劇,尤其是在即將來臨的北高市長及市議員及明年的立委選舉中更是如此。民進黨有鑑於此,擔心自己的選票被瓜分,黨主席游錫堃提出與台聯黨共組綠色公義聯盟,卻被台聯譏為居心叵測。

  第五,不只泛綠陣營的民進黨與台聯在罷扁案中產生分裂,泛藍陣營中的國親兩黨也是如此。罷扁案某種程度而言是親民黨迫使了國民黨一起推動,但在罷免案推動的後期,卻引發了藍綠陣營的對決,造成許多中間選民的不安。因此在罷免案表決失敗後,國民黨決定暫時休兵,讓社會恢復正常的秩序。但親民黨及宋楚瑜卻喊出要「倒閣、改選、再罷免」三部曲,雙方的步調及目標顯然有所不同。宋楚瑜因為扮演罷扁急先鋒而民調上升,馬英九卻因立場緩和及不一致而民調下滑,兩者民調的消長所反映的是深藍選民的棄馬投宋。倘若宋楚瑜能持續掌握一這群深藍選民的支持,則有可能在年底台北市長選舉中出馬競選,勢將影響台北市長及市議員與明年立委的選舉結果,甚至牽動二○○八年總統大選泛藍選票的分合。

  綜上而言,此次罷扁案的推動,民進黨受傷最重,國民黨小受波及,親民黨及台聯黨獲利最大。就各黨的政治領袖而一面,宋楚瑜獲利最大,馬英九小受波及,陳水扁受創最重。陳水扁雖然在此次罷免案中靠著民進黨的護航及族群牌而過關,但其個人的聲望及公信力卻已在多數台灣人民的心中降至谷底;政治上的罷免案雖然未通過,但在多數選民心中的罷免案卻已實質通過。即使是民進黨為阿扁護航,也只是迫於政黨的顏面及深綠選民的壓力而不得不為,對扁及其親信其實有許多的不滿。在失去了人民與黨內菁英的尊敬與信任後,陳水扁已成為十足的跛腳總統,其領導台灣及人民的力量已大為降低;今後在內政、外交及兩岸關係上,即使他想要刻意有所作為,甚至是挑起兩岸的對立,號召力恐怕已甚為有限了。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06年8月號,總第104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