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二○○七年中國經濟政策展望
http://www.CRNTT.com   2006-12-06 12:12:01



  但二○○七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回調幅度有限,一是在建規模過大,二○○六年新開工項目眾多。一至八月份,新開工項目比上年同期增加一萬七千二百九十七個,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百分之十一,新開工專案占全部施工專案計劃總投資的比重接近四分之一,在建規模中需要結轉到二○○七年繼續施工的投資規模巨大,投資增長慣性將使二○○七年投資減速有限。二是貨幣流動性過鬆必然導致中長期貸款增速難以控制,銀行追求經營效益的商業化目標將使收縮信貸對固定資產投資的資金約束力有限。三是企業投資的資金來源寬鬆。

  綜合以上分析,宏觀調控政策如果得到較好落實,可在土地方面對投資形成硬約束,對固定資產投資的資金約束比二○○六年有所加強。在宏觀調控政策緊縮和市場自發擴張兩力抗衡中,二○○七年固定資產投資將有小幅減速。

  2、消費品市場繼續保持活躍旺盛態勢

  二○○七年消費需求保持較快增長的有利因素較多。近年來,中國政府把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作為堅持擴大內需戰略方針的重點,實施了一系列有利於擴大消費的惠民政策。調整收入分配關係,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加農民收入,在“多予”上採取了很多措施。二○○六年各地都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制定和推行最低小時工資標準;逐步解決農民工工資偏低的問題,建立並完善防止工資拖欠的法規和機制;認真實施修改後的個人所得稅法,減輕中低收入者的稅負,適當提高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標準,並改革公務員工資制度,建立國家統一的職務與級別相結合的工資制度和工資正常增長機制。

  近年來,通過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解決教育、醫療衛生、住房等領域的突出問題,減輕居民增加消費的後顧之憂;還大力開拓農村消費市場,加強農村流通體系和市場建設,支援城市流通企業經營網路向農村延伸,為農民增加消費提供便利。這些政策措施已經取得明顯成效,二○○六年城鎮居民收入基本實現與經濟增長同步的增長水準,農民收入在連續幾年增幅較高的基礎上保持較快增長。同時,經濟景氣連續多年高位運行明顯改善了城鄉居民的收入預期,消費者信心增強。二○○七年,政府擴大消費的政策取向將繼續堅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系列惠民措施將陸續推出和得到落實,消費增長的政策環境趨好,消費品市場活躍旺盛態勢有望在二○○七年延續,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步伐進一步加快。

  二○○七年消費增長也面臨一些不利因素:一是受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影響,住房成交量增長將放緩,住房改善對相關消費的帶動作用會有所減弱;二是農民收入繼續較快增長的難度加大。綜合分析,二○○七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保持穩定增長,增幅比二○○六年略有下降,但仍然屬於歷史較高水準。

  3、進出口增長的不確定性增強

  國際上對二○○七年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走勢的判斷分歧較大,有些甚至預測美國房地產市場下跌將帶來美國家庭消費下降,美國經濟增長率將會下調到百分之一點九(原來的預期是百分之三點六),預測中國出口將受很大影響。我們認為,近十年來,世界經濟抗衝擊能力明顯增強,九一一突發事件和高油價等因素對世界經濟的負面衝擊都比預期表現得要弱。世界經濟抗衝擊能力提高,主要原因一是經濟全球化使衝擊帶來的風險在全球分散,二是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高,石油等傳統要素對經濟增長影響減弱。二○○七年世界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的有利條件較多,經濟全球化使各國之間相互的貿易依賴程度不斷提高,世界貿易增長率回調幅度有限。

  從國內看,二○○七年,中國促進國際收支平衡、調整外貿增長方式、提高利用外資品質的政策將進一步落實;從宏觀經濟大局考慮,需要通過國內政策控制出口增速。同時,國內經濟降溫對進口也會產生較大影響。綜合考慮世界經濟溫和減速、中國投資和工業降溫、人民幣升值、國內進出口政策調整和中國以加工貿易為主的外貿結構等因素的不同影響,我們預計,二○○七年進出口商品總額增長百分之十五左右,國際貿易順差擴大速度比二○○六年有一定減緩。
  
  經濟增長三種可能情景
  
  二○○七年是宏觀調控能否取得實效的關鍵之年。綜合考慮國內外經濟環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特別是充分考慮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的政策需要,我們對二○○七年不同國內外經濟環境和不同宏觀調控政策力度預測了三種可能的情景。

  1、概率最大的穩定較快增長情景(GDP增長百分之九點五)

  世界經濟維持平穩增長、穩中略降的格局,國際石油價格雖有波動但年均價水準保持在每桶六十美元左右,國內外沒有影響經濟發展的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宏觀調控政策操作上穩中偏緊,已經出台的治理經濟偏快的各項政策措施(特別是土地控制措施)取得較好落實,並根據實際運行變化繼續出台針對性措施。繼續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繼續下降,財政支出向有利於擴大消費、改善民生的方向傾斜;廣義貨幣和狹義貨幣供應量增長率分別控制在百分之十六,新增貸款規模三萬億元,但嚴格控制中長期貸款比重。

  在上述條件下,二○○七年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百分之九點五,增長幅度比二○○六年回落一個百分點,回落到百分之八至百分之十的潛在增長區間。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在經過連續兩年較快增長後,增速將從二○○六年的百分之五回落到百分之四點五左右。第二產業受投資增速回落影響,重工業和建築業增速有所下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由二○○六年的百分之十七點一減速為百分之十五左右,第二產業增速也由二○○六年的百分之十二點二減速為百分之十點七。受消費需求穩定增長和國家擴大消費政策影響,預計第三產業增速二○○七年與上年基本持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預計名義增長率達到百分之二十左右,比二○○六年降低四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幅預計達到百分之十二點五左右,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所提高。二○○七年中國對外貿易更加均衡發展,預計全年出口將增長百分之十五左右,進口增長百分之十四左右,貿易順差約一千七百六十九億美元。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百分之二左右。

  這一情景的特點是考慮世界經濟降溫的背景,國內宏觀調控政策穩中偏緊、力度適當,既引導投資平穩回落,又通過財政政策的支出結構調整為擴大消費需求創造條件,加大對外貿進出口增速的調整,可以較好地保持經濟景氣的持續性,為緩解產能過剩壓力、加快結構調整、深化體制改革提供較為寬鬆的景氣環境。從現在掌握的資訊資源分析,二○○七年出現這一情景的概率預計達到百分之六十左右。

  2、次高概率的保持高速增長情景(GDP增長百分之十點五)

  如果世界經濟實際情況好於預期,通貨膨脹得到有效控制,國際石油價格水準年均價保持每桶六十五美元左右,國內外沒有影響經濟發展的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宏觀調控政策在取得一定效果後不再進一步增強力度,“雙穩健”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操作上保持中性,繼續發行建設國債,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率維持在二○○六年百分之十七至百分之十八的水準。

  在上述條件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仍然較快,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達到百分之二十四,投資對經濟增長仍然保持較大的貢獻率。由於經濟景氣度較高,收入增加較快和消費者預期改善使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達到百分之十三點五,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達到百分之二點五。出口增長百分之十七,經濟高增長使資源性產品的進口需求保持旺盛,進口增幅達百分之十七,對外貿易順差達到一千七百億美元左右。通貨膨脹壓力有所提高,居民消費價格由二○○六年上漲百分之一點三提高到百分之三,增幅同比上升一點七個百分點。經濟增長率將繼續保持百分之十點五的速度。

  這一情景的特點是宏觀調控政策力度小於經濟自發擴張力度,使投資繼續保持高位運行。投資需求繼續高增長,一方面可以帶動消費需求進一步回暖,就業壓力減輕;另一方面進一步加劇能源、環境壓力,並增大下一階段產能過剩矛盾。在貨幣流動性過鬆的矛盾沒有根本解決的背景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中性操作不利於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經濟增長品質的提高。在財稅體制、政績考核等制度沒有根本變化的情況下,各地投資衝動依然存在。出現這一情景的概率預計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3、低概率的經濟明顯減速情景(GDP增長百分之八點五)

  如果美國經濟出現大幅調整,世界經濟明顯下滑,國際油價波動劇烈,宏觀調控政策力度進一步加大。在上述條件下,國內生產總值實際增長率比二○○六年下降二個百分點。投資新開工項目明顯減少,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名義增長百分之十五左右,增幅比上年下降九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長百分之十一點五,比上年下降二個百分點;由於國內景氣下滑,企業被迫擴大出口,進口增幅下降,出口和進口分別增長百分之十三和百分之十一,貿易順差超過一千八百億美元。由於經濟景氣有所回落,消費品市場價格下行壓力增強,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百分之一左右。

  這一情景的特點是國際環境劇烈變化與國內政策變化的緊縮效果疊加,使經濟降溫過快,就業壓力更加突出,金融壞帳快速浮出水面。我們認為,中國宏觀調控的前瞻性、有效性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必然會根據經濟運行變化適時微調政策力度,這一情景發生的概率僅為百分之十左右。
  
  見圖表:2007年不同政策和環境組合下的經濟增長三種情景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06年12月號,總第108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