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海大學國際學院國際經營管理學位學程副教授高少凡。(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中12月11日電(記者)韓國總統尹錫悅頒布戒嚴令引發民怨,日前遭彈劾,但因為執政黨議員缺席投票,導致彈劾失敗。東海大學國際學院國際經營管理學位學程副教授高少凡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彈劾失敗不排除美國介入的可能,執政黨從一開始表態支持彈劾,到實際投票的逆轉,很可能是受到美方壓力,因為美國不樂見親美政權生變,衝擊到美國在東亞的戰略布局乃至於美國利益。
高少凡,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國際關係博士、覺行生命教育基金會董事,曾任東海大學國際長、東海大學國際學院籌備處主任、銘傳大學國際長等職。研究領域包括中國與東協研究、東亞與東南亞區域研究、國際關係理論與實務。
韓國國會7日表決總統尹錫悅彈劾案,執政黨“國民力量”議員集體退場杯葛,最終總票數僅有195票,未達國會300席次之中“2/3票數”門檻,彈劾行動宣告失敗。儘管執政黨魁承諾尹錫悅將“有序下台”,執政黨的作為仍引發民眾不滿。
高少凡認為,尹錫悅彈劾案失敗,背後可能有美國因素介入,甚至可能連先前的戒嚴行動,美國都事先知情。他指出,尹錫悅這次宣布戒嚴,雖然表面上是臨時決策,但實際上可能是事先計劃的結果,在戒嚴前夕,美國三大航母戰鬥群分別從不同方向調動至東亞地區,包括一艘從南海抵達、一艘自中東移防至馬來西亞,另一艘則從關島啟程,這種同步部署很難視為單純巧合。
高少凡說,這樣的軍事布局,應該是為了預防潛在的突發事件,若說美國完全不知情,與其一貫的全球軍事情報網絡以及在韓國的駐軍規模並不相符,且韓國有任何軍事調動,美國駐韓司令部應會有所掌握,美國更在首爾周邊駐紮了約2.5萬名士兵,因此不太可能對戒嚴的毫不知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