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學者:習近平首訪俄給美國警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22 16:16:25  


  中評社香港3月22日電/習近平當選中國大陸國家主席後的首次出訪選擇了俄羅斯和非洲3國。學者認為,這是給美國一個警訊,也帶有經濟考量。

  習近平於22日至30日前往俄羅斯、坦尚尼亞、南非、剛果共和國等4國進行國是訪問,隨後中俄領導人還將參加在南非德班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

  理論上,習近平也可以直接在德班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但才剛接掌中共黨政軍大權的習近平卻仍前往俄羅斯,引起西方媒體猜疑。

  前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教授周世雄對中央社記者指出,在中日因釣魚島領土爭議對峙之際,大陸拉住同樣與日本有北方四島領土糾紛的俄羅斯,不僅可以牽制日本避免躁動,更傳遞給美方一個訊息,別總拿美日安保條約來壓中國。

  周世雄指出,國際政情朝多極化演變,對於美國獨大和圍堵中國,中俄攜手要美國警醒些,不要輕易給日本開支票,要在區域內放尊重點。

  然而中俄關係,目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賴能源合作、武器買賣。但由於各自利益盤算及猜忌,這些領域的合作一路坎坷。雙方總處在相互利用及防範關係中。

  所以,在此背景下,大陸必須突破能源合作與武器買賣的制約,另覓未來經濟、外交發展的空間。

  中國近20年來深耕非洲國家,經營目的逐漸顯見。世界日報社評指出,大陸積極培植非洲成為大陸產業國際化的“加工基地”及產品“輸出基地”,加上非洲的能源、木材等資源,將是大陸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

  美國方面,香港經濟日報社評認為,美國雖欲借日本牽制中國,並趁朝鮮妄動而加強在亞洲軍事部署等,卻不希望事態發展太僵而把美軍引向戰爭。

  而大陸為了力保核心利益息事寧人,目前只希望熱熾的地緣紛爭降溫,少生折騰。

  有學者認為,習近平剛上台,解決國內問題為首要,預計在外交上不會有太大動作,未來這一局牌如何演變,端視中俄關係的進展以及美方重返亞洲的腳步是否放緩。 


    相關專題: 習近平訪俄羅斯非洲 出席金磚國家峰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