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記者綜合報道╱國民黨主席選舉讓王金平初嚐敗績,更讓他認清人情冷暖的現實。為了重振聲望,王金平選擇在年底縣市長登記前夕,扮演國親整合的關鍵「推手」,凸顯他的不可取代性,同時也利用年底縣市長選舉的機會,重整全台各地組織,累積政治資本,並藉此重新取得2008總統大選的入場券。
黨主席選舉一役,暫時阻斷了王金平的總統夢;選舉中產生的齟齬,更讓王金平毅然決定放棄續任國民黨副主席,擔任所謂的「中立議長」,期盼拉高自己的層級、跳脫朝野對決。但接踵而來的朝野攻防,卻讓王金平深刻體現政治現實的殘酷。
據東森新聞報道分析,過去王金平兼任國民黨副主席所擁有的主控議事優勢,在選後逐漸消退,即使馬主席信誓旦旦尊重黨團自主,但影響力卻悄悄入侵過去王金平說了就算的立法院,檢視國民黨團在軍購、高鐵弊案、監委人事等爭議議案的立場不難發現,過去挺王色彩深厚、甚至不惜出面抨擊馬英九的立委,現在幾乎都「唯馬首是瞻」。
這點不止王金平心知肚明,就連友黨親民黨團,泛綠的民進黨團、台聯黨團,也全把這看在眼裡。畢竟連在王金平力挺下續任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的曾永權,在朝野協商時遇到隸屬其下、擁馬色彩濃厚的黨團書記長潘維剛講話,都不敢多言,遑論其他。
所幸勢隨時轉,隨著年底三合一選戰將至,國親整合出現僵局,向來和親民黨交好的王金平,在國民黨主席中央請託下,在馬英九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兩黨候選間居中斡旋,終於讓國親在彰化縣ˋ新竹縣、宜蘭縣的地成功整合,奠定年底選戰的基礎。
王金平的作法,除了證明即使黨主席敗北,但他仍是泛藍整合的關鍵角色,同時也替未來政治生涯鋪路,讓他有機會利用年底縣市長選舉,盤整全省各地的組織票,累積個人地方實力,重新取得2008總統大選的入場券。
不同於泛藍超級明星馬英九在各地擁有超高人氣,王金平向來憑藉的,是所謂的「組織戰」,也就是藉由綿密的人際脈絡、各地的樁腳,組織動員群眾,進而贏得選舉。藍營某位熟悉選情的操盤手就不諱言:「馬英九認識的人不到王金平的十分之一」。
不過,王金平向來憑恃的組織戰,卻成為這次黨主席選舉敗選的主因。動員不力的組織形同一盤散沙,讓王金平敗的一蹋糊塗,連根據地高雄縣、操盤手林錫山的故鄉彰化,都告失守,讓王金平深刻認清人情冷暖的現實。
王金平深知,馬英九目前的聲勢銳不可擋,加上縣市長提名作業早在黨主席選前完成,即使國民黨年底選情不盡理想,馬英九也未必下臺。既然如此,不如做個順水人情,在年底縣市長選舉中全面月臺、重點輔選,一方面維持影響力,另方面也趁此盤整鞏固基本盤、重振地方樁腳,避免馬英九「全碗捧去」。
過去一向自詡「既在孤峰頂上、又在紅塵浪裡」的王金平,在國民黨主席選舉後,一度選擇站在孤峰頂上,冷眼旁觀紅塵浪中的藍綠攻防,沒想到裡外不是人,迫使他不得不在縣市長登記前夕,重新站到台前,扮演國親合作的關鍵「推手」。
未來王金平能否重振政治實力,成為泛藍內部、甚至藍綠之間的仲介點,年底縣市長選舉將是關鍵所在,王金平如何在黨員和院長身分取得平衡,值得後續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