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香港平白錯失民主躍進機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5-12-23 09:53:47  


  中評社香港12月23日電╱香港近日的第五號政改方案不只令市民關注,也是海外傳媒的焦點。香港立法會議員日前就香港政府提出的政制改革方案進行辯論和表決,結果立法會先以34票對24票及1票棄權,否決了行政長官選舉辦法議案,再以同樣的選票比數,否決2008年立法會選舉辦法議案。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今天發表了題為“香港錯失民主躍進機會”的社論,指出民主派陣營要“一步到位”時間表的要求,扼殺了香港人早日落實民主的機會。

  社論指出,儘管親政府議員在投票前竭盡所能對民主派“曉以大義”,不辭勞苦地展開游說和拉攏工作,仍然無法從民主派陣營“撬”到關鍵性的6票,以致政改方案遭否決,使香港平白錯失了一個向民主大步躍進的機會。

  確實,立法會的這項表決,意味著香港2007年的行政長官選舉和2008年的立法會選舉,將沿用現行方法,即立法會仍舊保留60個議席,特首選舉委員會人數維持在800。這也意味著過去兩年來港府和中央政府的全面諮詢努力已付諸東流。

  社論表示,香港人民原本可以通過更開放的選舉,早日落實民主的機會,在民主派的堅持和反對下,而落空了。未來香港的政制,可能會在原地踏步,因為正如曾蔭權所言,不會再有新的政改方案了。

  香港政府的政改方案建議,2007年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增至1600人,2008年立法會議席增加10席。不過,該方案並沒有針對2007年行政長官選舉實行普選,也沒有具體列出普選的時間表,但是列明普選時間表及取消委任制,卻是民主派所堅持的。

  社論稱,民主派實行將政改、普選時間表及個人政治前途“捆綁”的策略,對方案投否決票,似有違逆主流民意的傾向。從投票前夕有逾78萬香港市民簽名支持政改的現象來看,主流民意對民主的訴求,並不微弱。

  政改方案受挫,對特首曾蔭權個人的政治威信無疑是一記重擊,曾蔭權自今年3月取代董建華上任以來,為建立香港市民和中央政府之間的互信而努力,他和強硬沒有轉圜餘地的董建華比較起來,多了一份解決問題的誠意和寬容的氣度。不過,政改被阻,政治困局難解,曾蔭權未來勢必面對中央政府和港人更大的壓力。

  社論指出,民主派雖在立法會以票數打敗了對手,但是這樣的“勝利”是建基於犧牲香港的民主機會之上,它既爭取不到普選時間表,也令2007及2008年的選舉改革止步不前;更重要的是,一個原本有利於香港政制民主化的方案,竟遭民主派親手“扼斃”,不但令人感到惋惜,還覺得是一種諷刺;對民主陣營而言,它能算是贏家嗎?

  在這場政改戰中,香港市民終歸是最大的輸家,因為在立法會代表港人的兩大主流民意,都沒有為香港人爭取到更大的民主空間、更開放的政治制度。即使12月4日的大遊行聲勢浩大,到頭來希望還是落空,徒費心機。

  社論分析,民主派和政府之間的最大歧見,在於中央政府堅持要“循序漸進”地推進香港民主發展;並認為民主派的普選時間表訴求過於急進,會削弱香港的經濟繁榮和社會穩定的基礎。不過,以香港人的理性和對民主的釆艨D求態度,中央政府應當給香港市民一個嘗試的機會,定出明確的普選時間表,讓港人在穩定中保持對民主制度的希望,對香港的政治和經濟地位,有利無弊;也可實踐鄧小平當年對香港人所許下的一國兩制的承諾。

  不管是民主派或親政府派,都必須在事後檢討得失,反思功過。事已至此,雙方必須拋棄前嫌,再為香港的前途啟動協商進程,求同存異,為一個更民主、更開放的香港而繼續努力。 


    相關專題: 政改被否決 香港政制發展原地踏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