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政改中央未有指示 勸劉慧卿改心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5-10-14 09:40:48  


曾蔭權奉勸前線議員劉慧卿等人心態要改,不要凡事放在「高度爭議上」。
  中評社香港10月14日電╱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今早在在一個電台節目上表示,即將公布的第五號政制發展報告,並未收過中央的指示,亦未有訊息指中央不接受的方案。他說,方案是根據本港市民的意願而定出,而建議設立專注政治事務的職位,是希望培養更多政治人才,但一定不會影響公務員的中立及專業性,公務員亦不會受到政治壓力,外國亦有很多同類職位。

  對於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對問責制的批評,曾蔭權說,歡迎任何意見。

  另據文匯報報道,在昨日的立法會施政報告答問大會上,曾蔭權奉勸前線議員劉慧卿等人心態要改,不要凡事放在「高度爭議上」。

  對曾蔭權在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多項措施推動香港與內地溝通,有議員從「陰謀論」出發,要求「加強防範」甚至「築起壁壘」。對此,曾蔭權嚴肅地強調:香港與內地唇齒相依,雙方加強在經濟、民生、治安等方面的溝通是很自然的,完全有必要的,若有議員認為特區官員與中央和內地加強溝通有問題,則「心態要更改一下」。 

  曾蔭權昨日就其首份施政報告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並笑容可掬地回應了議員針對各項民生以至政改等方面的問題。不過,當前線的劉慧卿以尖刻的語氣質疑:特首在報告中提到增加主要官員訪問內地的次數,「如果這些交往這麼頻繁,你如何令到香港市民及國際社會所擔心的香港高度自治、港人治港,不會愈來愈被削弱呢?」 

  曾蔭權聞言,臉上登時笑容盡斂,十分嚴肅地指出,內地和香港在經濟、保安以至環境問題上均密切相關,這種交流是必須的交流,而且中央政府在所有問題上從沒有「指指點點」,而是以無私的態度來處理。因此,他希望每一位議員都可以與內地有更多的交往及認識,而劉慧卿更應以客觀的態度來看待這問題。他強調要尋找民主、自由,一定要建立互信,他和特區官員都已這樣做。而多與內地官員溝通,認識內地的情況而爭取港人的利益,才是需要做的事。 

  曾蔭權越說越激動,又舉例說,特區官員不時與外國領事交流,「那些才是真正有沒有影響國體的事情?」但「我從未聽你說過,我們與外國使領館交往有問題,而我們與中央交往你就覺得有問題,我覺得心態要更改一下。」 

  他又強調,政府一直維護香港的高度自治,「每一分鐘、每一口氣,我緊記《基本法》裡的條款。我們做任何事都是高度透明度的,市民會看到我們有沒有放棄、有沒有出賣我們的高度自治這件事。」他希望議員可以「想一想」,不要把問題「放在高度爭議性上」,因為這會毀壞與中央「很多做好的關係以及產生無需要的誤解」。 

  對於劉慧卿要求他每次返回內地後,也需到立法會報告,以免讓人有「北上請聖旨」之嫌,曾蔭權強硬地表示,不可以作出這樣的承諾,因為這是不合理的。 

  另外,銀行界議員李國寶亦問及有關如何加強與內地官員溝通的問題,曾蔭權強調,他在施政報告中已提出,希望有更多時間與中央官員在共同關注的事項「多些溝通」。他希望議員對這做法不要太敏感,「每去一次劉議員便找我來這裡問話,希望她不會那麼敏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