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環球時報:釣魚島對峙一年 中國得大於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12 15:35:04  


  中評社香港9月12日電/昨天是日本“國有化”釣魚島一周年。這一年來,中日因釣魚島主權之爭差不多全面翻臉,雙方政治和經濟關係或倒退,或停滯,兩國在釣魚島上的執法對峙成為常態。

  環球時報今天社評指出,盤算這一年的得失,中日大概應算“雙輸”,但這樣的評價又過於簡單。

  日本沒有實現它固化對釣魚島非法控制的目的。它當初低估了中國保衛釣魚島主權的決心,錯估了中國的反應,因而在之後的事態發展中有些措手不及。為反制日本的“購島”行動,中國的海上執法力量大規模挺進釣魚島海域,形成在該海域執法的常態化,並反覆進入釣魚島12海里。日本實際上吞下了“偷雞不成蝕把米”的苦果。

  中日關係落入最近40多年的低谷對中日雙方都是損失,但日本經濟對中國的依賴呈增長趨勢,已經越過中日相互依賴的平衡點。對於中日僵持,日本的戰略耐受力低於中國,焦慮則大於中國。 

  日本右翼是中日反目的最大受益者。對華強硬增加了安倍政權的支持率,但這是一本日本政治的內部賬。日本右翼不是能夠單獨實現“正常國家化”戰略目標的力量,國際環境的警惕和拒絕有能力對日本的內部努力做出抵消。 

  中國的得分首先在於獲得了釣魚島主權爭議的更有利位置,正如共同社10日所承認的,日本對釣魚島的“有效控制”開始動搖。此外更重要的是,中國以實際行動對外展示了維護海上領土主權的意志,中國的決心變得更加可信,更有威懾力。這一意義超越了釣魚島的一島之爭。 

  中國的最大目標是實現和平崛起,釣魚島摩擦之所以凝聚了超乎一個島爭的能量,也是因為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日本、包括美國一些力量對中國崛起的抵觸。換句話說,釣魚島成了日本等外界不滿、甚至敵視中國崛起情緒的爆發口。中國成功捏住了這個爆發口,贏得了這個回合,對不喜歡中國的力量做了無聲的回答。 

  中國現在有資本同日本長期僵下去。中國近期出口的總形勢趨好,日本市場的損失並未影響中國大的經濟面。此外民意對國家對日政策的支持度很高,當前政策有很強的政治可持續性。 

  中日對立會導致日本進一步倒向美國,但美日一直是盟國,美在日本有駐軍,美日進一步走近的空間和價值實際上都有限,能形成對中國的額外壓力同樣有限。 

  中日冷淡甚至“冷對抗”將持續,重要的是,中國已是戰略主動方,中國的實力增加更快,逐漸更有吸引力。日本四處拼凑對中國的“價值觀包圍”既虛又空,在對日關係上,中國社會空前團結並自信。 

  國內態度是一致的,長期執行的資源是充裕的,國際大環境是匹配的,這樣的對日政策應當就是當下“最好的”。中日關係應當有助於我們對什麼是“恰當”對外關係的理解,它不意味著一定是同有關國家“你好我好”,它應最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 

  日本必須改變釣魚島“無領土爭議”的僵硬態度,否則中國決不同它改善關係。中國需要盡量避免圍繞釣魚島發生戰爭,但主要方式應當是增加日本對與中國發生衝突的潛在成本和它對此的畏懼。這一點在過去的一年中國做到了,由於日本獲得2020年奧運會主辦權,中國在未來7年做到這一點將更輕鬆。 

  釣魚島對日本的教訓更多,中國從中獲得的經驗則更多。我們可以對自己迄今的答卷給出高分。


    相關專題: 日本釣魚島玩火 中國強硬應對挑釁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