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晚:國民黨深耕南部 不能只靠楊秋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31 15:05:38  


  中評社台北1月31日電/前高雄縣長楊秋興出任“政務委員”,如果這是國民黨要固住南台灣勢力的一大步,那麼,除了楊秋興,國民黨還需要許多“配套”政策,尤其要推動足以正面影響南台灣未來發展的政策和行動。

  聯合晚報特稿說,這次“總統”大選,馬吳配在高雄市輸給蔡蘇配15萬多票,比高雄市長選舉時陳菊贏泛藍的8萬多票多,高雄市9席“立委”中,民進黨拿下7席,連向來被視為泛藍鐵票區的左營、楠梓區,“立委”黃昭順也僅驚險過關;大體來說,民進黨在大高雄算是大贏。這已不是地方“行政力量”發揮功用而已,是國民黨在南台灣的基礎“嚴重鬆動”的結果。

  中央執政的國民黨,資源不會比地方執政的民進黨少,民進黨卻可以“挖動”國民黨在南台灣的地方根基,不是民進黨太會打選戰,是國民黨平時未正視基層鬆垮的事實,而且國民黨中央和南台灣的距離也愈走愈遠。

  “總統”大選期間,馬英九和“行政院長”吳敦義不斷說給了南台灣多少建設,可是民眾對這些“大建設”的感受度似乎不高,更多人看到的是縣市政府給的“小利多”。

  事實上,高雄市和其他縣市一樣,許多建設的經費來自“中央”補助,在地居民之所以看不見“中央”扮演的角色,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刻意掩蓋,另方面則是“中央政府”的補助,對南台灣發展的“高瞻遠矚度”不足,好像給個“零頭”;或者,“中央政府”一味跟在地方政府的口號後面走,最終給人“台北一直看不到南台灣”的觀感。

  楊秋興長久深耕高雄,馬政府這次延攬他入閣,當然是展現對南台灣的重視與著眼於未來的布局;然而,如果僅靠楊秋興入閣,馬政府和國民黨中央卻沒有“重拾南台灣執政”、長期抗戰的整體規畫,未來楊秋興再怎麼努力,恐怕也只能固守個人形象而已,國民黨想重返南台灣,還是很困難。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