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灣核廢料置大陸?台原能會官員:沒急迫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08 11:23:01  


台灣原委會核能研究所所長馬殷邦。(中評社李仲維攝)
  中評社成都5月8日電(記者李仲維)兩岸將在第七次“江陳會談”簽署核能安全合作協議,兩岸核能專家今天在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對此議題交換意見。台灣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所長馬殷邦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核廢料處理沒有納入這次兩岸協商的範疇,是因為沒有急迫性。

  馬殷邦指出,台灣目前在蘭嶼擺放的核廢料,是低階放射性的廢棄物,也就是所謂的垃圾,這些垃圾大部分經過安定化的處理,例如以水泥將之固化,或許有人質疑水泥會裂化,但那基本上都是可以處理的,在技術上換一個桶子來置放即可。

  對於台灣選擇核廢料儲存地點,是否有政治考量的問題,馬殷邦說,台灣以前有意把核廢料運往朝鮮,就算朝鮮願意接收,台灣也會有國際壓力,例如韓國就反對台灣把垃圾放到朝鮮。

  台灣電力公司核能安全處處長陳布燦對此也表示,兩岸協商核安合作,會從比較簡單,雙方有共識的部分來作業,比較容易引起爭議的問題,會放在後面,視以後發展再來討論,現在先做核安信息交換的部分。

  馬殷邦在今天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分組研討會上發言指出,面對全球抑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挑戰,台灣與大陸現階段仍須透過核電的應用,以兼顧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台灣與大陸目前分別有6部和13部機組正在運轉,而且根據大陸十二五規劃,大陸將積極興建核電機組。

  馬殷邦表示,從發展特色來看,大陸擁有不同核電設計(如AP-1000)的專業能量,台灣則是累積豐富的監督經驗、安全文化等能量,可以透過合作交流的平台,增進彼此核電安全監督的專業能量和素質,加上兩岸既有同文同種的優勢,雙方核安監督的合作,具有互補的特性。

  馬殷邦建議,兩岸核能安全監督單位建立互惠合作模式,進行信息分享,加強經驗回饋,提升雙方在核電安全監督的績效與品質。兩岸也可參考日本核災的經驗,建構核電安全、環境輻射、緊急事故及商品食品輻射檢測分析異常結果等信息即時互通及聯繫管道。

  馬殷邦還建議,兩岸核電安全監督部門依循雙方可以接受及對等互惠的方式,參與具有公信力的核電相關機構,共同增進區域核電與環境的安全水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