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選民沒感覺 馬英九治理力將成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9 07:44:48  


日前,馬英九在高雄輔選黃昭順。(中評社 鄒麗泳攝)
  中評社台北11月29日電/五都選戰,藍三綠二,格局未變,得票率綠增藍減,則不無文章可作的空間。然而,這次選戰,真正的硬道理,仍在“治理能力”這關鍵項目上。

  聯合報報導,藍綠板塊當然發揮了一定影響。連勝文挨的那一槍,亦不該輕忽其效應。不過,若還原整個選戰過程,再以南北差距來看,“治理能力”必屬絕對硬角色。

  南二都難以撼動,固然跟藍軍人選不孚眾望,戰鬥力不佳,不無關連,可是若非綠軍在當地不管是意識形態的耕耘,抑或政績的落地生根,雙獲肯定,藍軍豈無絲毫反撲機會?反過來看,以綠軍在中北三都的提名策略為對照,藍軍若能精銳盡出,一軍踴躍上陣,藍軍又哪無類似蘇貞昌、蔡英文一路威脅郝龍斌、朱立倫的契機呢?

  這點出了兩個藍軍選後必得面對的問題:其一,執政績效如何讓民意滿意?其二,在非執政地區,如何培育好的接班人才,讓民意願意接受?

  中北三都,胡志強原被視為強棒,朱立倫聲勢原先是超過蔡英文的,而郝龍斌亦被國民黨看好其勝算。這三人都是藍軍招牌人馬,可這一役,全都贏得極其艱苦。問題出在哪?

  問題的答案,若從對手面看,或許會更浮顯。蘇嘉全打出“改變”,小輸三萬多票;蔡英文高舉“新未來”,選票亦破百萬;蘇貞昌專攻“執行力”,外搭粉色系柔性攻勢,對年輕人頗有斬獲。

  若能用簡單概念,來攝取綠軍對藍軍所造成的壓力,那我會採兩個既可對照,又分別吸引不同族群的詞彙,一是“治理力”,二是“有FU沒FU”。

  這兩個詞彙,是“治理能力”的一體兩面。綠營南二都的政績,豈是天衣無縫的好?當然不。可是,藍軍無更佳人選上陣,已先讓藍營選民失落;其次,綠軍在中北三都祭出明星牌,迫使藍營在資源較豐、勝算較大的地盤,陷入苦戰,原先盤算以南二都牽制北二都綠營攻勢的規劃,於選戰後期完全失效,甚或主客易位,反讓綠軍在中北三都“拖住了”藍營的攻略。

  藍營原先的布局,倒過來反成綠營的操作戰術。何以如此?治理績效沒彰顯,此其一;選民沒FU,此其二!

  五都選後,國民黨“馬吳金鐵三角”暫時穩住了。可是一年多之後,“立委”選舉、“總統”大選,接連登場。“中央”治理績效,可否打破低迷?地方執政績效,可否翻二番?這績效的呈現,還必須擺脫國民黨的老套:總是搬弄數字,而非轉換成人民感動的“有FU沒FU”!

  有沒有FU?可以決定於上層的論述技巧,亦取決於庶民氣氛的營造。怎麼做?很簡單,對執政縣市首長加強監督,做不好不保證提名連任;對“中央”部會首長表現,每天緊盯,一切以人民有多了解部會政務為準。“治理力”若不能給人“有FU沒FU”的感受,一切都是空談! 


    相關專題: 台灣五都選舉 2012前哨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