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兩岸涉外、軍事的首度對話 良好的開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10 14:17:34  


  中評社香港11月10日電/兩岸即將啟動涉外、軍事首度對話,大陸高度重視。由“太平洋文化基金會”舉辦的“兩岸一甲子”研討會,下周五、六在台北舉行,大陸派出重量級代表團參加,由中共中央黨校前校長、中國改革開放論壇理事長鄭必堅擔任團長,另有三位重量級人士:中國前駐法大使吳建民,前駐英大使馬振崗,退役陸軍中將、中國孫子兵法研究學會會長李際均,兩岸學者代表將首度就兩岸外交、軍事交換意見。 

  “兩岸一甲子”研討會,將就兩岸政治、經濟、文化、外交、軍事各領域展開意見交換及探討,由於外交、軍事領域極度敏感,這兩項議題被歸入“綜合組”,並且不叫“外交、軍事”,更名為“涉外事務、安全事務”。據了解,台灣的國際空間、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等敏感議題,研討會都會涉及,做成的結論,會提供給兩岸官方做參考。

  聯合早報網今天一篇讀者文章說,應當講,自從國民黨從新執政、馬英九上台以來,兩岸關係有所改善,也簽訂了一些經濟方面的協議,但對於政治方面、涉外方面、軍事方面是採取回避或擱置爭議的方式處理的。兩岸要長期和平、共存共榮、共同發展就必須就政治、涉外、軍事等方面達成共識或協議這是繞不過去的坎。過去兩岸是談都不談的,不談不等於問題不存在,時間拖的越久就越不利於台海的持久和平,現在雖然是非官方的談總算是開了個頭,預祝此次研討會成功。

  要解決兩岸的政治、涉外、軍事等問題,首先要搞清楚我是誰和你是誰的問題。前提應該是尊重歷史、面對現實、開拓未來。尊重歷史是指兩岸的問題是有中國的內戰所造成的,講的明白點就是國共內戰引起的。面對現實是指目前中國內部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兩個政權,他們的名字簡稱都叫中國,他們的憲法都稱代表全中國,現實就是雖然中國尚未統一但同屬中國基礎依然存在。開拓未來是指兩岸要以民族利益、祖國利益為重,在同屬中國的前提下,相互承認並在完全平等的基礎上通過談判解決彼此的分歧。

  不要“台獨”也不要“老大”,振興中華是兩岸官方和民間共同的責任。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是有智慧的民族、是熱愛和平的民族,相信一定會找到兩岸民眾都能接受的辦法,使兩岸四地成為比歐盟更加繁榮、更加民主、更加幸福、更加富裕的福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