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泰勞暴動 主委陳菊請辭難全身而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5-09-04 15:11:30  


  中評社香港9月4日電╱《中時晚報》今日社評說,台灣勞委會主委陳菊因高雄捷運局泰勞暴動事件,遞出辭呈,表面上說是承擔泰勞暴動案的責任,但是其中所涉及的「有力人士」與高雄市長之爭,即使陳菊自動請辭,亦難以全身而退。

  社評指出,問題的關鍵是陳菊除了在泰勞暴動事件中負督導之責外,應是相當了解高雄捷運泰勞仲介的黑幕,否則不會針對「有力人士」欲言又止,有所忌憚,如果連陳菊這位一向予人強悍、勇於任事的民進黨創黨元老,對於「有力人士」或「有力人士」背後的力量都那樣地避諱,則陳菊就算離了職,恐怕再沒有人可以或膽敢去揭發這個黑幕。

  根據媒體輾轉從其幕僚得到的訊息,說陳菊的辭官是為了不幫所謂的「有力人士」背黑鍋。社評認為,若是陳菊是在如此不清不楚的情況下辭職,則恐怕不只要繼續背黑鍋,也會有和稀泥、縱容違法之嫌。

  台灣行政院長謝長廷派政務委員許志雄進行第二次的中央政府泰勞暴動事件調查,畢竟是因勞委會第一次所提出的調查報告難以對社會交代,甚至有輕描淡寫、文過飾非之嫌,不只在調查效率上落後泰國政府,深入案情的程度也遠不及泰方。謝長廷要派人進行第二次調查已非勞委會一單位的顏面問題,而是政府處理重大弊端的威信問題。
 
  雖然在司法方面檢調已動起來,可是最了解制度,最熟悉外勞引進流程,最明白仲介生態的勞委會,如果不能在行政面率先釐清責任,還待司法單位為社會求取公道,那勞委會未免太推諉卸責,輕忽這個事件的影響性。

  社評指出,台灣政府自從開放外勞以來,的確是百弊叢生,除了本土與輸入國仲介剝削外勞之外,仲介也涉及慫恿逃跑,非法轉介,假造文書,而負責審核的政府官員也屢傳收賄貪贓情事。簡單的說,整個外勞引進制度漏洞處處,狀況連連。加上政府將外勞引進作為外交工具,用來獎勵友“我”的國家,或懲罰不配合我方官員出訪的國家,政策朝令夕改,難以穩定外勞來源與素質,造成雇主適應上的困擾。 

  諸如此類,皆外勞政策遭到扭曲、政策執行不當,縱使勞委會有再多的委屈,或過去有再多的勞動建設,都難辭其咎。 

  社評認為,如果陳菊未能在泰勞暴動事件之後,將外勞政策應興應革之計宣說清楚,如此草率下台,絕對難以全身而退。陳菊在勞委會任內五年餘,陸續完成兩性工作平等法、職業災害保護法、勞退新制,不只對於勞工權益的維護素有清望,對於人權的奮鬥亦著有聲名,即使要在此一節骨眼急流勇退,也要譜上一個完美的休止符,而不能在如此曖昧不明、是非難斷的情境下引退,否則即使陳主委說要概括承擔責任,一樣是未充分挑起責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