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葉利欽是中國人民的親密朋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25 08:09:40  


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資料圖片)
  中評社北京4月25日電/此間人民日報刊載署名文章說,4月23日,俄羅斯前總統伯里斯.葉利欽因心臟衰竭在莫斯科逝世。作為俄首任總統,葉利欽對推動中俄雙邊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是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宣導者和奠基人之一。葉利欽的不幸逝世,使中國人民失去了一位摯友。 

  文章說,葉利欽是中俄友好關係的積極推動者。他在任總統期間,高度重視對華關係,曾四度訪華,同中國領導人一道推動兩國關係不斷邁上新的臺階。1992年12月,葉利欽首次訪華,中俄正式宣佈“互相視為友好國家”,開啟了兩國友好關係的新篇章。1994年9月,中俄兩國元首在莫斯科宣佈“兩國已具有新型的建設性夥伴關係”,標誌著中俄面向21世紀“建設性夥伴關係”的確立。1996年4月,葉利欽再次訪華,兩國元首簽署《中俄聯合聲明》,宣佈將發展“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紀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平等互信,睦鄰友好,互利合作,共同發展”成為兩國關係的發展方向。中俄友好合作迅速發展,成為大國和相鄰國家處理相互關係的典範。

  葉利欽是中俄全面合作的促進者。在經貿領域,中俄兩國優勢互補,互利合作關係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一些大項目的合作逐步得以實現。1997年4月,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成立,對增進兩國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年之間的傳統友誼和相互瞭解、加強彼此信任起到了積極作用,鞏固和擴大了中俄面向21世紀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社會基礎。此外,兩國在軍事、安全、科技、文化等領域合作不斷擴展。

  文章說,在葉利欽執政期間,中俄兩國建立了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解決了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1994年,中俄兩國簽署了中俄國界西段協定,至此確定了中俄98%的邊界走向。2004年中俄簽署了兩國國界東段補充協定。中俄兩國4300多公里的邊界成為和平和友誼的紐帶。

  葉利欽積極推動“上海五國”機制的發展。該機制從解決邊界爭端、建立軍事信任和促進睦鄰友好關係開始,繼而轉向邊界裁軍、地區安全和共同打擊“三股勢力”,又逐步擴展到外交、經貿、文化等各領域合作,並於2001年發展成為“上海合作組織”,成為維護本地區安全與穩定、促進成員國共同發展與繁榮的重要國際組織。

  文章指出,今天,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健康快速發展,兩國人民之間的傳統友誼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中俄友好事業將長期造福兩國人民,並將為世界和平與穩定做出重要貢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