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毀太空衛星 世界目瞪口呆,中國緘默不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20 13:36:07  


  就像她的名字所宣示的,中國這次注定再當一回“全世界的中心”。2007年1月18日,全世界各大媒體都以渲染和緊張的口吻表示出某種恐懼,其原因是上周中國大陸在宇宙某處用攻擊武器摧毀了一顆廢棄了的衛星。

  消息是否來自美國民間媒體?

  消息最早據說是來自美國的一家名為“航空與太空科技周刊”的空間技術網站http://www.aviationnow.com。它在1月17日下午上載了有關的信息,但同時聲明美國軍事情報部門(在其截稿之前)“還沒有最後證實這一消息”。

  這家在ALEXA全球排名158,125的網站在題為“中國試驗反衛星武器”的短篇報道中說,“美國情報部門相信,中國本月11日在離地球表面537英里上空進行了反衛星武器(一譯“獵殺衛星武器”,anti- satellite weapon,簡稱ASAT)試驗,成功地將一顆廢棄了的中國氣象衛星摧毀”。

  據信這顆被擊毀的舊衛星是由中國1999年成功發射並進入宇宙軌道的“風雲 -1C” 型環極軌道氣象衛星,而發射反衛星武器的衛星則在中國西昌宇航中心隨運載火箭升空,具體發射時間目前還無從查證。

  美國政府當局早已密切關注這一事態的發展,並會同中央情報局(CIA)、國家安全委員會(NSA)、國防情報總署(DIA)、太空總署(NASA)和其他部門收集各種情報並加緊進行數據分析。

  該空間技術網站謹慎地說,如果這一試驗得到證實,它將表明中國軍事空間技術的重大突破。

  消息傳出迅速引發全球矚目

  西方媒體均對中國的太空軍事試驗進行強烈譴責,它們所擔心的方面不外以下幾點︰中國的試驗將嚴重加劇太空軍備競賽,對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和空間技術大國造成威脅,試驗所造成的碎片將會影響宇宙人造飛行物的正常運行。

  紐約時報1月18日的文章稱,中國成功進行太空武器試驗“造成了美國的恐慌”;中國此舉將引發新一輪的軍備競賽。據這篇文章披露,由于試驗在距地球表面537英里上空成功完成,說明中國現在已經擁有了使用類似手段摧毀美國間諜衛星的能力,“因為事實上一些美國間諜衛星的軌道實際高度是低于500英里的”。

  CNN進一步指出,在這一高度範圍內,美軍的軍事通訊聯絡系統,由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所引導的精確制導炸彈(smart bombs)、美軍部隊和實時監控(real-time surveillance)等都運作得十分頻繁而且日益不可缺少。因此,中國的太空武器試驗直接威脅到美國的軟肋。

  CNN1月18日的圖片說明是,“中國太空武器有能力擊毀美國衛星”。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國政府都已經對此事表示擔心;正在美國訪問的澳大利亞外長隨即發表談話,聲稱澳洲政府對此嚴重關注;其中美國的反應最為激烈。據CNN同日報道,美國政府已經就此向中國發出了正式的外交抗議。

  中國試驗損害了美國的既得利益

  據路透社同日報道,中國這次試驗所使用的攻擊器是“陸基中程彈道導彈”,中國利用火箭將導彈運載進入太空然後再使導彈對預定目標發射。此前世界上一共只有兩個國家擁有太空反衛星攻擊能力,即美國和俄國,它們在1980年代曾進行過多次類似試驗並獲得成功。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美國會有如此激烈的反應。

  紐約時報和泰晤士報等美英媒體廣泛分析說,中國政府挑選這一時機進行太空反衛星武器試驗很可能是策略性的舉動,因此試驗成功了武器也僅僅是政策性武器(policy weapon)----目的在于外交施壓,在未來的關于外空武器限制方面的國際談判中佔據有利地位。

  但無論如何,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進攻範圍顯然又擴大了一大步,已經從地球越向太空。這種形勢下的中美關系和中歐關系將發生劇烈的震蕩,相信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中美之間將在這一問題上展開多輪外交太極。

  世界目瞪口呆 中國緘默不語

  到記者1月18日晚11時截稿為止,中國官方尚未就太空反衛星武器試驗一事做出正面反饋。

  華盛頓郵報等美國媒體報道說,中國駐美國大使館18日在被美國媒體頻繁追問的情況下僅表示“已有听聞但無進一步資訊與評論”。另據美國媒體轉引目前人在紐約的澳洲外長的話說,澳洲媒體也曾詢問堪培拉的中國大使館,所得到的回答是“對此事件尚無評論”。

  對高度尖端武器的試驗進行嚴格保密是世界各國的慣常做法,中國秘密進行試驗似無可非議。早在1980年代中,當美國里根行政當局熱衷于太空反衛星武器試驗的時候,其保密程度決不亞于現在的中國。但輿論同時認為中國政府不會沉默過久,有可能在近日作出解釋,否則它所承擔的國際壓力太大。

  就在西方媒體議論紛紛的同時,中國官方網絡媒體發表的一篇文章令人產生聯想。文章提問,“盡管美軍在世界範圍內大張旗鼓地自由穿梭,常常發動戰爭或成為沖突的主要一方,卻基本上沒有專家、媒體或是任何國家的任何議員站出來提出‘美國威脅論’”。(來源:萬維網)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