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人民日報:中國對非政策與時俱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1-05 07:54:26  


  中評社北京11月5日電/人民日報今天刊文指出,11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發表講話說,中非友好之所以能夠經受住歷史歲月和國際風雲變幻的考驗,關鍵是我們在發展相互關係中始終堅持真誠友好、平等相待、相互支持、共同發展的正確原則。胡錦濤主席的這番話,揭示出中國對非洲國家政策的根本方針。
 
  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和非洲國家在政治、經貿、衛生、教育、文化和社會發展各領域合作日益擴大,不斷深化。中非堪稱真誠友好、相互信任的好朋友,平等互利、團結合作的好夥伴,風雨同舟、情同手足的好兄弟。能夠形成今天這樣的大好局面,根本原因在於中國政府一貫十分重視發展同非洲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制定了一系列正確的對非政策,而且隨著世界形勢變化和中非雙方各自需求不斷改進和完善。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在政治上大力支持非洲國家開展民族解放運動,經濟上盡力幫助他們發展,受到非洲國家廣泛讚揚。這一時期最輝煌的外交成果是1963年12月至1964年2月周恩來總理對非洲10國的訪問。周恩來總理在訪問中代表中國政府宣佈了中國與非洲和阿拉伯國家相互關係的五項原則和中國對外援助的八項原則,強調支持非洲各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和新老殖民主義、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的鬥爭,中國提供援助時嚴格尊重受援國的主權,絕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絕不要求任何特殊權利。周恩來總理的歷史性訪問,迎來非洲國家與中國建交的高潮,中非關係從此進入生機勃勃、全面發展的新時期。 

  從20世紀70年代起,國際形勢開始發生重大變化,特別是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在發展同西方發達國家關係的同時,更加重視發展同非洲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這一時期中國對非洲政策核心是1982年底至1983年初中國政府提出同非洲國家進行經濟技術合作的“平等互利、形式多樣、講求實效、共同發展”四項原則 鼓勵和推動中國公司到非洲開展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業務,從而為中國與非洲在互利互惠的原則基礎上開展經濟技術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受到了非洲國家的普遍贊同。 

  20世紀90年代,國際關係變得更加複雜,經濟全球化步伐加快,非洲的和平與發展事業受到嚴峻挑戰。在新的國際形勢下,國家主席江澤民1996年5月訪問非洲時,提出了構築面向21世紀長期穩定、全面合作中非關係的五點建議,其核心內容是“真誠友好、平等相待、團結合作、共同發展、面向未來”。中國這一新的對非洲政策,受到非洲國家普遍歡迎。
 
  進入新世紀之後,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更加重視中非友好關係,中非政治互信不斷加深,經貿合作富有成果。中非共同倡議成立的中非合作論壇已經成為中非開展集體對話的有效機制和務實合作的重要平臺。今年4月胡錦濤主席訪問非洲時提出了“政治上增強互相信任,經濟上擴大互利共贏,文化上注重互相借鑒,安全上加強互相合作,國際上密切互相配合”發展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的五項建議,現已成為指導新形勢下中非友好合作關係深入發展的重要原則。 

  建立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是中非合作的內在需要,也是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必然要求。人們深信,隨著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成功召開,中非關係必將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這不僅有利於中國和非洲的發展進步,而且有利於促進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有利於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