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外交部:中非真誠合作 不威脅任何國家利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27 19:51:43  


外交部和商務部26日在北京舉行中非合作論壇新聞發佈會,外交部部長助理翟雋發表講話。
  中評社香港10月27日電/外交部部長助理翟雋日前就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接受外國媒體專訪。翟雋強調,中非合作是國際發展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南南合作框架下發展中國家間的互幫互助,不針對第三方,也不威脅任何國家的利益。

  關於北京峰會,翟雋說,中非領導人將就新形勢下中非關係發展的指導原則,建立和發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經濟上合作共贏、文化上交流互鑒的新型戰略夥伴關係以及中非各領域全面合作等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並將形成重要文件。中方還將出臺加強對非合作的一系列重要舉措。目前,非洲48個建交國已全部確認與會,40多個國家將由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與會。相信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峰會必將取得成功,推動中非各領域合作關係進一步發展。

  關於中方中非合作倡議和舉措,翟雋表示,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向非洲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無私援助。中國對非援助形式多樣,包括無償援助、無息貸款、低息貸款和技術合作等,主要落實到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上。中國在非洲承擔了近900個專案。近年來,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中方減免了31個非洲重債窮國和最不發達國家109億元人民幣債務,對非洲30個最不發達國家190項對華出口商品給予零關稅待遇,為非洲培訓各類人才14600餘名。中國的真誠幫助為非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給非洲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受到非洲人民的廣泛歡迎。峰會期間中方將就加強中非合作、支持非洲發展出臺一系列重要舉措,包括減免債務、免關稅、人力資源培訓、加大投資、增加援助等。

  針對“中國對非無條件援助不利於非洲良政”的說法,翟雋指出,中國處理對外關係時始終遵循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中國不接受別國將意識形態、價值觀和發展模式強加於中國,也絕不會把自己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和發展模式強加於別國特別是非洲國家。因此,中國對非援助不附加政治條件。中國對非援助著眼於改善當地人民民生,受到非洲國家和人民的歡迎。認為中國對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不利於非洲良政是不能接受的。

  關於中非能源合作,翟雋表示,非洲許多國家有豐富的能源和自然資源,開展資源合作、促進經濟發展一直是許多非洲國家的迫切要求。他們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將自身的資源和能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中國按照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與非洲開展能源資源合作,也是幫助非洲國家發展經濟的重要途徑。中非能源資源合作是中非整體合作的一部分而非全部。中非能源資源合作是公開、透明、互利互惠的,也是完全正常的。去年中國從非洲進口石油3834萬噸,還不及某些西方大國的1/3。有人非議中非能源合作是沒有道理的。

  針對中非合作會與歐美國家在非利益衝突的觀點,翟雋強調,中非合作是國際發展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南南合作框架下發展中國家間的互幫互助,不針對第三方,也不威脅任何國家的利益。中方與美、歐在非洲沒有利益衝突。相反,在幫助非洲實現和平與發展方面有著共同的良好願望以及較大的合作空間。中國願本著開放和建設性態度,與包括美、歐在內的國際社會一道,共同為非洲的和平與發展做出積極不懈的努力,並就此進行磋商和溝通。

  關於中國公司在非洲部分工程品質差的問題,翟雋說,中國政府一貫高度重視援外工作和援外專案品質。由於自然條件、設計施工規範的差異等客觀因素,個別項目出現一些問題,當地人對此有一些抱怨,但因此否定中非合作,詆毀中國形象,是中非雙方都不能接受的。中國現在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施對非援助,與以往有很大不同。如何教育有關中國公司、公民,改進監督管理機制,是新形勢下出現的新問題。近年來,中國政府在逐步擴大援助規模的同時,也在不斷完善援外專案的管理,加強援外專案的品質和安全。我們相信,中國援外工作的管理效率和工程品質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關於中國與蘇丹能源合作及達爾富爾問題,翟雋說,中蘇能源合作是中非在廣泛領域友好合作的一部分,也是公開、透明、互利互惠的,受到蘇丹政府和人民的歡迎,有助於蘇實現國內穩定、經濟發展。有批評稱中國未利用自身在蘇丹的巨大影響去幫助解決達爾富爾問題,其實,中蘇能源合作和達爾富爾問題是兩回事。中國絕未因與蘇合作關係密切就對達爾富爾問題不管不問,相反,中國一直密切關注達爾富爾問題,希望儘快改善該地區人道和安全局勢。迄今,中國已連續2次向該地區提供人道主義援助,達4000萬元人民幣。2005年至今,中國向非盟提供了三筆專項捐款用於其在蘇丹達爾富爾地區的行動。中國支援聯合國接管非盟在該地區維和行動,同時認為接管應徵得蘇丹政府同意。中方一直在勸說蘇政府同意接管。蘇丹有關各方儘快簽署並落實《達爾富爾和平協定》是關鍵。國際社會應敦促拒絕簽署和平協定的叛軍儘快簽署,同時還應通過對話消除蘇政府對聯合國接管該地區維和行動的疑慮,解決其關切。中方願繼續為妥善解決達爾富爾問題發揮積極作用。

  關於中國在非洲“新殖民主義”問題,翟雋指出,目前國際上有一種說法,聲稱中國加強對非關係是為了攫取當地資源,是搞“新殖民主義”。我想請記者朋友注意,是誰在發表這樣的看法?非洲人民從來沒有這樣說過。非洲遭受殖民統治長達5個世紀,最瞭解什麼是殖民主義。中國與非洲國家有相同的歷史遭遇,長期以來休戚與共,在爭取民族解放、維護國家主權和尊嚴、建設國家的事業中相互同情、相互支援,在平等互利基礎上開展各領域合作。如果中國搞“新殖民主義”,這麼多的非洲領導人這次就不會齊聚北京了。

  關於對非軍售,翟雋說,中國政府在軍品出口方面一向持非常慎重、負責任的態度,只向主權國家政府出口軍品,不向任何非國家實體和個人出口武器,明確要求軍品接受國政府提供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證明,承諾不向第三方轉讓從中國進口的武器;同時嚴格遵守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不向安理會實施武器禁運的國家和地區出口軍品。根據上述原則,並充分考慮非洲有關國家的局勢,本著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精神,中方與非洲一些國家保持著有限的軍貿合作。需要指出的是,中非之間的合作僅限於常規軍品領域,且中方出口的軍品數量有限,不會影響有關國家或地區穩定。

  翟雋還介紹說,中國真心希望並一直支援和幫助非洲實現和平與穩定。1990年以來,中國參加了12項聯合國在非洲的維和行動,先後派出4000多人次維和人員。目前,中國在非參與6項維和任務,維和人員近1300人。今後中國將繼續積極推動安理會關注並解決非洲地區衝突,支援並參與聯合國在非洲維和行動,一如既往地為保持非洲的和平與穩定做出不懈努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