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5-05-15 17:58:54  


國際原子能機構標誌
  中評社記者綜合報道╱《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是核軍備控制條約,旨在防止核擴散,推動核裁軍和促進國際間合作和平利用核能。截至2003年1月,條約締約國共有186個。為了更有效地防止核擴散,1997年加上附加議定書。截至2001年11月,簽署附加議定書的國家有57個。

條約成立大事記與北核危機
-1968年6月12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美蘇制訂的防止核擴散國際條約草案。
-同年7月1日,英、美、蘇等59個國家分別在倫敦、華盛頓和莫斯科簽署是項條約。
-1970年3月5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正式生效。
-1985年12月12日,北韓加入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但未按NPT條約要求在1年半內同國際原子能機構簽訂全面保障監督協定)。
-1992年1月30日,北韓簽訂全面保障監督協定,4月協定生效,5月4日向IAEA提交了關於其所有核材料及相關設施的初始申報。
-1995年4月,《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締約國在聯合國總部召開的審議和延長該條約大會上,決定無限期延長這個條約。
-1993年3月12日,北韓宣佈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3個月後正式生效。
-1993年6月2日至11日,北韓與美國舉行第1次正式會談。會後,北韓宣佈暫不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2003年1月10日,北韓常駐聯合國代表樸吉淵指國際原子能機構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已成為美國執行反對北韓政策的工具,宣佈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成為首個退出此條約的國家。
-2005年2月10日,北韓外務省發言人宣佈,北韓無限期中止參加為解決北核問題的六方會談,而且首次正式宣佈擁有核武器。21世紀再現北核危機。


  北韓於1985年12月12日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但未按NPT條約要求在一年半以內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簽訂全面保障監督協定並生效,直到美國同意於1991年底從韓國撤走戰術核武器後才於1992年1月簽訂全面保障監督協定,4月,協定生效,5月4日,向IAEA提交了關於其所有核材料及相關設施的初始申報。

條約主要內容
  《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共有11條規定,主要內容是:核國家保證不直接或間接地把核武器轉讓給非核國家,不援助非核國家製造核武器;非核國家保證不製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間接地接受其他國家的核武器轉讓,不尋求或接受製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別國提供這種援助。條約中所說的核國家是指1967年1月1日以前進行過核武器試驗的國家。該條約雖然具有明顯缺陷,但它在防止核武器擴散、推動裁軍、促進和平利用核能等國際合作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附加議定書
  為了更有效地防止核擴散,1997年5月15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核準了保障協定附加議定書。這是自1970年通過第一批依照《不擴散核武器條約》與無核武器國家締結的全面保障協定實施細則以來,對機構保障體系作出最重要修訂。附加議定書的標準文本由序言、18條正文和2個附件組成,內容包括:有關國家提供有關核燃料迴圈的一切資訊,以及視察員進入這些場所的權利;有關一國核場址上的一切建築物的資訊及視察員臨時通知進入這些建築物的權利;改進視察員指派過程的行政安排,發放多次入境簽證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利用現代通信手段的權利;國際原子能機構遵守實施的衛生、安全、實物和其他保安方面的規定及尊重個人權利,並採取一切預防措施保護由此得知的商業、技術和工業秘密及其他機密資訊等。中國於1992年3月正式加入該條約,並於1998年12月31日簽署了附加議定書。

認識全球的核國家
  據報道,目前世界上獲普遍承認的核國家是美、俄、法、英、中這5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其中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庫,在役戰略核彈頭高達7200枚,此外還有近1700余枚戰術核彈頭。核實力排位第二的是俄羅斯,數千枚核彈頭使它成為當今世界上唯一有能力對抗美國的核大國。法國自戴高樂時期開始實施獨立的核威懾戰略,經過數十年努力,目前也擁有僅次於美俄的戰略核力量。英國因受美國核保護傘的庇護,其核力量較弱,僅保留了海基和空基核彈頭。我國對發展核武器始終採取極為克制的態度,核武庫的規模僅保持在自衛所需的最低水平。 

  除上述5國外,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於近年相繼進行多次核試驗;以色列擁有核武器是公開的秘密;對於核技術研究位居世界前列的日本,西方軍事專家曾斷言,如果需要,日本完全能夠在一個月內製造出核武器;伊朗和朝鮮則早被美國劃入正在積極發展核武器的國家之列。 

  (資料來源:南方網、人民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