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習近平將訪沙特伊朗 如何面對沙伊斷交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15 00:39:55


中國現代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李紹先。(中評社 楊犇堯攝)
  中評社北京1月15日電(記者 楊犇堯)據埃及外交部12日消息,中國國家主席將於1月20日至22日訪問埃及,伊朗和沙特官方媒體也隨後報道稱習近平將於本月到訪兩國,推廣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上週,中國副外長張明結束了對伊朗和沙特兩國的訪問。

  伊朗與沙特分別是全球最大的伊斯蘭什葉派和遜尼派國家,兩個教派因繼承權爭議導致長達千年的歷史積怨,2016年伊始,什葉派教徒占90%的伊朗與遜尼派教徒占85%的沙特進入新一輪的外交惡性循環,沙特於1月2日宣佈處決47什葉教士在內的囚犯,並於3日宣佈與伊朗斷交,伊朗也於11日宣佈擬處死60名遜尼派教室作為回應。

  中國與沙伊兩國關係友好密切,並且都是重要的貿易夥伴,習近平的此次出訪能否調停沙特於伊朗之間矛盾、或面臨選邊站的情況?

  中東問題專家、中國現代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李紹先認為,沙特與伊朗的對峙是中國絕不願意看到的,但目前兩國的外交關係已經開始降溫,不會出現極端化的發展。

  長久以來,沙特、伊朗與中國在能源和安全問題上利益攸關,而中國是在中東問題上勸和促談最典型、也是最成功的的範例。伊朗本身幅員遼闊、資源豐富而且人口適中,是一個典型新興經濟體的優良胚子,但因為多年的國際制裁而始終走不出經濟怪圈,目前伊核協議業已達成,伊朗走到了百廢待興的發展關鍵時期,而沙特阿拉伯雖然能源豐富,但目前油價急跌,因此,伊朗的經濟發展與沙特的經濟多樣化訴求將與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形成高度互補。

  “習主席早就應該去中東訪問了。”李紹先認為,研究中東問題的學者通常有一個說法,即中東是大國的試金石,是不是大國到中東一試便一目了然,中國雖然目前中東的影響力有諸多限制,但這是一個過程,中國過去在中東問題上態度謹慎,近來來多有建樹,去年中國在伊核協議的表現就是一個範例。

  李紹東認為,如果習近平訪問的外媒報道屬實,副外長張明訪問沙特和伊朗則是為領導人出訪做前期的鋪墊和協調工作。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