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因應學運 廖義銘:政治最高藝術是妥協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25 00:35:21


廖義銘認為,政治最高藝術是妥協,而江宜樺處理此事失了彈性。(中評社 高易伸攝)
  中評社高雄3月25日電(記者 高易伸)反服貿學生23日攻入“行政院”,隨即被警方強勢驅逐。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教授廖義銘24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佔領“行政院”與“立法院”的實質意義大大不同。政府對學生佔領“立法院”採取寬容態度,主要是尊重“立法院長”王金平“國會”自治立場,但“行政院”是最高行政機關,受到侵入,將嚴重影響各項施政與社會秩序,採驅離行動是避免抗爭無限上綱所設立的停損點。

  但廖義銘認為,政治的最高藝術是“妥協”,江宜樺處理此事失了彈性。如果透過妥協、溝通以“行政院”的戶外空間來取代被佔領的“立法院”議事廳內,也未嘗不是件壞事。

  廖義銘表示,學生攻入“行政院”,若對建物進行破壞或竊取文件,許多機密檔案的確會有外流之嫌,因此政府有此顧慮必須排除。

  廖進一步認為,“行政院”周邊其實有些戶外空間,學生們只要對政府運作無重大影響,警力倒也不需保持周邊的絕對淨空。這次凌晨行動讓很多教授認為江宜樺的驅離行動似乎違反了“比例原則”。

  他指出,警察應該去揪出那些破壞公物的學生,把佔領“行政院”內的學生們移動出來就好。至於集會遊行部分,大法官會議也通過了,是一個具有緊急性、臨時性的裁量空間存在。院長、警察局長在這些戶外空間要不要進行強制驅離?是可以進行裁判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