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黃國光:兩岸交流黑暗期 台私校只求生存
http://www.CRNTT.com   2021-09-02 00:13:14


大仁科技大學董事副校長黃國光。(中評社 高易伸攝)
 
  黃國光說,他們學校營收雖然沒有赤字,多少還是會擔心,部分私校已陸陸續續出現營收赤字,“教育部”若發現該校連兩學期有赤字就會提出警告,這讓私校承受很嚴重的招生壓力。

  黃國光說,馬政府時期兩岸關係穩定,觀光旅遊、高等教育的互訪、交換頻頻,當時他一年有200天都在大陸各省、各大學、技職學校拜訪,希望透過兩岸交換生、學位生交流、攻讀,讓兩岸教育產業更活絡,當時的政治氛圍與社會氛圍其實是歡迎、不排斥的。

  黃國光分析,台灣的技職教育、高等教育對大陸學生還是有吸引力。他們迄今每年也還有3、40位港澳生專程來讀“寵物照護暨美容學士學位學程”,這類科系對港澳學生、社會其實是稀有、獨特的。因此,未來私校要如何經營,必須要有別人沒有的特色。

  陸生中斷,外加新冠疫情衝擊,科技大學或觀光休閒科系、醫事護理學系還能生存下去嗎?

  黃國光表示,確實,觀光旅遊與餐飲的慘況就先不說了,現在連醫事護理科系都面臨很嚴重的生存問題。新冠疫情在全球仍然嚴重,歐美等地目前仍極度欠缺護理人員,台灣疫情雖然較輕,但依舊面臨相同問題。

  藥學系是大仁科大的強項,黃國光分析,目前全台藥師約7、8萬人,護理系學生每年入學也有3、4萬人,但護理系學生“折損率”很高,幾乎高達50%以上。台灣公立護理學校10隻手指頭數得出來,以南台灣而言,輔英科技大學算是護理科系的指標學校,但今年“免試入學”都出現缺額;更不用說其他南台灣的護理科系,譬如屏東的慈惠護專護理系也已連續3年都招不滿。

  黃國光觀察,台灣現在的醫事醫療體系被嚴重剝削,雖然政府稱“醫療量能充足”,但他擔心終究會有斷層。政府應該思考如何改善醫事醫護的大環境,想辦法留住人才,否則醫護體系一直處在高乘載的壓力,對護理師、病患都是非常不健康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