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俄報:俄羅斯與西方誤打“烏克蘭爭奪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24 14:14:38


  中評社香港1月24日電/俄羅斯《導報》1月23日刊登題為《第二世界:即將終結時代的最後爭奪》一文,作者是俄羅斯戰略和技術分析中心專家瓦西裡·卡申。文章稱,俄羅斯與西方近20年來進行的烏克蘭爭奪戰既沒有意義,也沒有結果。如今,這場戰鬥已經邁入破壞性最大的階段。如果說局勢開始按照最壞的劇本發展,流血衝突愈演愈烈,烏克蘭中央政府無力回天,那麼就根本談不到誰是贏家的問題了。過去幾個月裡,俄羅斯、歐盟和美國不斷向烏克蘭遊戲下注,而今面臨著爆發長期損害彼此關係的、尖銳政治危機的風險。

  世界重心轉向亞洲

  文章稱,圍繞烏克蘭的局勢相當荒謬,因為發展情況違背了牽涉其中的幾大玩家的全球政治利益。這些玩家的行動被隸屬19世紀至20世紀歐洲政局的不理性恐懼和思維定式主導。那曾是一個世界經濟、文化、科技中心——歐洲決定全球命運的時代。在歐洲的影響力等同於全球影響力,稱霸歐洲意味著稱霸世界。
俄羅斯當年是一個雖然面積廣袤、但貧瘠的農業-原料帝國,忙著爭取對西方更富裕國家的影響力、搶占出海口、開發南部和西部的肥沃土地。俄羅斯偶爾距歐洲霸主地位只有一步之遙,但大部分時間都在與其他國家進行爭奪霸權的混戰。

  文章指出,這一切都已經逝去。定奪全球命運之處已經不再是歐洲的舞台,而將是東亞和南亞附近的水域。亞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中心。工業增長和新技術研發主要出現在亞太地區。美國公開宣布將軍事實力建設中心轉向亞洲。俄羅斯雖然沒做公開表態,但做的是同樣的事。

  歐洲淪為戰略背景,歐洲人對此也心知肚明:近年來,歐盟外交主要致力於在關於亞太地區安全問題的討論中謀求一席之地。

  文章稱,所謂烏克蘭具有影響俄羅斯與東歐未來的劃時代地位的種種深思熟慮表態不過映射著故去的現實。連布熱津斯基也這樣說:失去烏克蘭,俄羅斯將不再是一個帝國;通過收買的方式擁有烏克蘭之後,俄羅斯自動成為一個帝國。

  俄羅斯的未來由其地理位置和人口情況預先注定。俄羅斯過去、現在和可預見的未來都首先是一個原料出口國。原料需求的增長來源於那些工業生產發展迅速的國家。而工業蓬勃增長的不是歐洲,而是亞洲。期待歐洲工業原料需求出現強勁增長的想法毫無根據。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