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沒有期限,“不可持續”說了白說
今年開年的時候,誰也不知道美國會有一場針對調整稅費和削減支出你來我往、討價還價的好戲。國會低調預期,按照最小限度計算,力求財政預算獲得輕鬆通過。在2013財年,聯邦赤字降至6800億美元,是自2008年以來首次低過一萬億,赤字占GDP的比重也從2012年的6.8%降至4.1%。美國的財政赤字取得60年來的最大削減。奧巴馬深藏功與名,毫不客氣。但他沒有交代的是,在他任內的2009年至2012年,美國財政赤字所占GDP的比重可是自二戰以來的最高值。
任何一個有良知的預算專家都會承認,美國的財政狀況不可持續。那什麼時候是個頭呢?要知道,美國財政收入與支出間的差距正在越拉越大。經濟學家赫伯•斯坦恩(Herb Stein)曾經有句名言:“一事若不能永續,則必將停止。”只是,他沒說什麼時候。
(五)有問題不明白?答案唯有“不確定(性)”!
“不確定性”。這四個字幾乎成了解釋各類經濟問題的萬能答案。為什麼企業不再投資?為什麼消費者不再花錢?為什麼經濟發展舉步維艱?不確定性。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政策制定者們也不傻,知道這個回答萬用萬靈。在美聯儲一堆會議紀要裡的“不確定”,甚至比拉斯維加斯的賭場還多。
|